首页> 中文学位 >闭环和开环供应链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式选择研究
【6h】

闭环和开环供应链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式选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目前的研究现状

1.2.1有关逆向物流的研究

1.2.2关于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研究

1.3研究目的

1.4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下的逆向物流

2.1逆向物流概述

2.1.1逆向物流的特征

2.1.2逆向物流产生的原因

2.1.3逆向物流中回返产品的类型

2.1.4逆向物流中的处理渠道

2.1.5逆向物流分类及对比分析

2.2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

2.2.1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的概念

2.2.2生产者延伸责任制的要素

2.3 EPR下回收体系的费用支付

第3章 闭环供应链下的回收模式研究

3.1原子模型构建

3.1.1 MDCM模式

3.1.2 MDCDM模式

3.1.3 MDCTM模式

3.1.4 MCM模式

3.1.5 MCTM模式

3.2逆向物流回收模式分析

3.2.1 MDCM回收模式分析

3.2.2 MDCDM回收模式分析

3.2.3 MDCTM回收模式分析

3.2.4 MCM回收模式分析

3.2.5 MCTM回收模式分析

3.3各种回收模式的比较分析

3.3.1零售价p*比较

3.3.2利润Π*

3.4算例分析

3.4.1关于零售价p*的推论

3.4.2关于利润Π*的推论

第4章开环供应链下的回收模式探讨

4.1开环结构简述

4.2模型构建

4.2.1 MDCPT模式

4.2.2 MDCT模式

4.2.3 MCPT模式

4.2.4 MCT模式

4.3模式分析

4.3.1 MDCPT

4.3.2 MDCT

4.3.3 MCPT

4.3.4 MCT

4.4各种回收模式的比较分析

4.4.1按照销售方式对回收模式进行比较

4.4.2按照回收渠道对回收模式进行比较

4.4.3各种回收模式下PRO的收益分析

4.4.4各种模式下第三方生产商的利润分析

第5章 模式选择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在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类活动给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日显突出,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程度曰益加深,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逆向物流活动的开展迫在眉睫。 随着生产者延伸责任制的提出,生产商面临以“污染者付费原则”和“减少有害物质的替代原则”为基础的各种法律法规,应如何应对?采取何种逆向物流回收策略?在不同的回收工作中,所涉及的渠道参与者不同,然而如何维持回收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有益于回收工作的开展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展开了分析讨论,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是闭合供应链与开环供应链环境下逆向物流回收的模式,分析了不同的回收模式,不同的渠道参与者有各自的利润最优值,及渠道参与者的参与意愿。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各推论的有效性。在闭环供应链中,主要涉及到的渠道参与者有生产商、分销商、消费者及专门从事逆向物流服务的第三方;在开环供应链中回收主体有生产者责任组织(PRO)、第三万生产商。 对不同模型分析过程中,本文采用非线性函数作为需求函数,考虑分销商销售方式和直销方式,更完善地考虑各参与者收益函数的组成成份,如引入回收产品的再利用率,考虑因回收方不同而设其回收成本不同等。就生产商而言,在其利润函数中,包括了销售收入、完全使用原材料生产新产品的成本及部分零部件使用了回收产品的生产成本、回收成本、处理成本及生产商给予负责逆向物流回收方的产品转让价。像这样计算其利润,更接近现实情况,为生产企业选择适当的回收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然而,由于现目前物流行业的实际操作数据很难获取,逆向物流的相关数据更是难上加难,所以本文研究中的算例分析都是一些假设数据。在今后的研究中,还有待现实数据的验证,对模型做进一步的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