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交易的可疑洗钱行为模式与反洗钱对策研究
【6h】

基于交易的可疑洗钱行为模式与反洗钱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1.2问题的提出

1.2.1关于洗钱与反洗钱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1.2.2贸易洗钱研究

1.2.3账户洗钱研究

1.2.4反洗钱对策研究

1.3论文结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4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研究目的

1.4.2研究意义

第2章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2.1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破窗理论

2.1.2社会控制理论

2.1.3制度经济学理论

2.2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2.2.1关于洗钱基本问题的研究

2.2.2关于数据挖掘在反洗钱中的应用研究

2.2.3关于反洗钱制度研究

2.2.4关于洗钱反制对策研究

2.2.5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评论

第3章洗钱行为模式研究之一:贸易洗钱研究

3.1贸易洗钱的提出

3.2贸易洗钱的特点

3.3洗钱与转移定价和资本外逃的内在关联分析

3.3.1转移定价—洗钱—资本外逃关系模型的提出

3.3.2转移定价与洗钱的“路径—目标”关系分析

3.3.3洗钱与资本外逃的因果关系分析

3.3.4转移定价—洗钱—资本外逃关系模型的政策含义

3.4基于转移定价的洗钱研究

3.4.1问题的提出

3.4.2转移定价洗钱的表现

3.4.3转移定价洗钱建模分析

3.4.4转移定价洗钱研究的政策含义

3.5基于支付方式的洗钱研究

3.5.1问题的提出

3.5.2基于汇付与托收的地下钱庄洗钱分析

3.5.3基于信用证交易的洗钱分析

3.6贸易洗钱在国际贸易中的其他表现

3.6.1品类划分逃税洗钱

3.6.2重量与包装欺诈洗钱

3.6.3保险欺诈洗钱

3.6.4自由贸易区内交易洗钱

3.6.5贵重物品贸易洗钱

3.6.6单证伪造洗钱

3.7构筑全方位的反贸易洗钱体系

3.8本章小结

第4章洗钱行为模式研究之二:账户洗钱研究

4.1研究问题的提出

4.2研究层面的划分

4.3交易模式连续统一体理论的提出

4.4账户洗钱可疑主体特征和可疑行为特征的提取

4.5可疑账户洗钱行为模式识别算法研究

4.5.1可疑行为模式识别算法对比分析

4.5.2聚类算法的适用性分析与算法选择

4.5.3孤立点探测算法的适用性分析与算法选择

4.6可疑账户洗钱行为模式识别方法的构建

4.6.1偶然可疑洗钱行为模式识别

4.6.2惯常可疑洗钱行为模式识别

4.7实验分析

4.7.1实验环境

4.7.2数据准备

4.7.3偶然可疑洗钱行为模式识别的算法实现与结果分析

4.7.4惯常可疑洗钱行为模式识别的算法实现与结果分析

4.8本章小结

第5章反洗钱对策研究

5.1反洗钱可疑信息报告制度研究

5.1.1研究问题的提出

5.1.2中国与发达国家反洗钱可疑信息报告制度对比分析

5.1.3发达国家实施可疑信息报告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5.1.4成因分析:可疑信息报告制度的假定缺陷

5.1.5我国可疑信息报告制度的目标定位与配套政策

5.2国家的反洗钱承诺

5.2.1国家反洗钱工作的基本原则

5.2.2构筑制度反洗钱体系

5.2.3构筑全社会反洗钱体系

5.2.4全面深化国有商业银行和金融管理体制改革

5.2.5国家反洗钱机构改革

5.2.6反洗钱SAR流程再造

5.3金融机构基于风险的反洗钱机制设计

5.3.1金融机构的洗钱风险分析

5.3.2反洗钱方法的历史演变

5.3.3金融机构反洗钱风险管理机制

5.4案例分析

5.4.1案例背景

5.4.2案例分析

第6章结论与展望

6.1论文的主要工作

6.2主要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6.3研究的创新点

6.4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洗钱被公认为冷战结束后典型的“非传统性安全问题”之一,它严重危及到金融稳定、社会公平、政府信誉、公共秩序、人性伦理和社会和谐。进入洗钱行业是理性决策的结果,但洗钱本身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理性的经济活动,这就注定了洗钱者及其洗钱行为必然表现出不同于正常人和正常经济活动的特征。本文研究有关洗钱与反洗钱的基本理论问题、基于交易的可疑贸易洗钱与账户洗钱行为模式、反洗钱对策,选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社会应用价值。 本研究从理论上将洗钱的定义由传统的“黑钱变白”拓展到包括“黑钱变灰”和“灰钱变白”两种情形,并从多学科交叉角度论述了洗钱问题的复杂本质。论文划分了我国反洗钱研究的三个阶段及其标志性事件,提出了交易模式连续统一体理论和国家反洗钱工作的四项基本原则。 论文率先在国内外对贸易洗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开创性研究。贸易洗钱是通过虚构的交易事实使行为人及其相对人对所转移的资产享有表面上合法的财产权利的行为。本论文构建了洗钱与转移定价和资本外逃的关系模型、转移定价洗钱的定价策略(组合)模型和洗钱规模估算方法,揭示了一般贸易高价进口、低价出口和转口贸易转口方高进高出、高进低出、低进高出、低进低出等定价策略(组合)下通过资本外逃、所得税偷逃、进口关税偷逃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洗钱问题,尤其是识别了在账面亏损情况下暗藏的洗钱行径。对基于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洗钱研究发现,汇付、托收、信用证交易洗钱对汇兑系统的选择是由支付方式本身的信用基础决定的。研究认为,洗钱与贸易共生,它不但已经渗透到国际贸易的每一个环节,而且还随国际贸易的发展而蔓延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将严重威胁到世界贸易体系的正常运行。特别是金融业反洗钱工作的加强、跨国(境)洗钱犯罪的司法管辖权区域障碍、国际司法援助制度的不完善等原因,注定了贸易洗钱可能成为最主要的洗钱方式,为此,本文提出了构筑全方位的反贸易洗钱体系的构想。 账户洗钱是利用银行账目往来,通过交易数额、交易频率、交易周期、交易对象、交易方式等一系列账户特性的变动来达到非法转移和侵占资产的目的。本文提出了区分偶然洗钱与惯常洗钱的思想,并基于账户洗钱研究层面的划分和交易模式连续统一体理论,从纵向和横向二维,在提取并描述可疑账户洗钱的主体特征和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并实验验证了可疑交易行为模式的识别方法。研究表明,以交易金额、交易金额离散系数、出账交易频率、入账交易频率为研究变量,运用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和基于聚类的孤立点挖掘(改进的CBLOF)算法,可以有效地从单一账户的历史交易时序数据挖掘中,发现偶然的可疑洗钱行为模式;以交易金额离散系数、出入账频率、出账中转账交易金额的比重、入账中转账交易金额的比重为研究变量,运用网格聚类算法和基于密度的LOF算法,可以有效地从同类参照组账户的共时对比分析中,探测惯常的可疑洗钱行为模式。建立实时的、动态的、自适应的可疑交易识别系统,有助于实现反洗钱从后馈控制向事前防范和事中监控的转变。在对贸易洗钱和账户洗钱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法律规制、国家承诺、金融机构基于风险的反洗钱机制等层面论述了反洗钱对策。特别是从制度经济学和社会控制理论角度,剖析了现行反洗钱制度安排没有对洗钱犯罪分子产生预期威慑力的深层次原因,进而提出:反洗钱制度设计应该确保金融机构从恐惧驱动下的防卫性报告转向利益驱使下的自愿提交有情报价值的报告,并促成金融机构提交可疑信息报告与控制自身经营风险的有机统一;国家应该建立制度反洗钱体系和全社会反洗钱体系,对洗钱活动实施全过程控制;金融机构要以风险细分和风险控制为导向,制定与洗钱风险类别和等级相适宜的KYC程序和交易监控程序。 但是,洗钱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自组织系统,因此,反洗钱工作要寻求制度的效力与被制度破坏的效率之间的平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