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徐铉诗歌研究
【6h】

徐铉诗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徐铉生平、著述及其诗学思想

第一节徐铉生平

一、家世背景

二、浮宦生涯

第二节诗歌结集及流传

第三节徐铉的诗学思想

一、诗歌功能

二、诗歌艺术追求

第三章徐铉诗歌题材内容

第一节抒写闲情逸致

一、台阁闲情

二、日常闲情雅致

第二节反映社会的乱离与昏暗

第三节表现离愁别绪、羁旅行役、家国之思

第四节表现思旧感怀和林泉之期

第四章徐铉诗歌的艺术风貌

第一节前期诗风——清婉雅淡,平易流畅

一、南唐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二、清婉雅淡的格调

三、平淡清浅与典雅秀丽并存的诗歌语言

第二节后期诗风——凄楚宛折,工巧精致

一、宋初历史文化背景

二、进退维谷的降臣生涯

三、“凄楚宛折”的多层表达

第五章徐铉与“白体”

第一节“白体”的概念

第二节宋初“白体”流行的原因及其发展状况

第三节与同时代人比较中看徐铉的“白体”特色

第六章徐铉对后世的影响及其诗史地位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徐铉(917—992),历仕吴、南唐、宋,诗歌创作跨越南唐和宋两个朝代。他以渊博学识、丰赡辞采登上南唐文坛,誉满江左;入宋后,成为宋初振兴文教的骨干。 本文主要论述徐铉生平及著述、诗学思想、诗歌题材、诗歌艺术风貌及其在诗史上的地位五个问题。徐铉亡国和三次贬谪的人生经历,造就了他较为丰富的诗歌内容和情感体验。或吟咏闲情逸致;或反映社会乱离;或表现离愁别绪、家国之思;或表达思旧感怀、林泉之期。伴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多,徐铉入宋前后的诗风发生变化,由南唐时的清婉淡雅、平易流畅转变为入宋后的凄楚宛折,工巧精致。入宋后,徐铉把平淡闲远、清丽雅淡的诗风带进宋初诗坛,为宋诗的发展注入了一丝活力。针对徐铉诗风的复杂性,文章还论述了徐铉与“白体”的关系。本文将“白体”界定为宋初效仿白居易的诗以及风格类似白居易的诗。 元代人方回首次将徐铉划归到“白体”诗人行列。之后的清人吴之振、纪昀、卢文弨,以及现代学者陈植锷、程千帆等人,他们从创作态度、诗风等不同角度认为徐铉有“白体”风范。为明晰徐铉诗风的复杂性,本文以李肪为参照对象,探讨了徐铉与“白体”的关系。李叻,与徐铉同由五代入宋,且二人同被认为是宋初“白体”的代表人物,有可比性。本文在比较徐铉与李昉的诗歌时发现,徐铉创作风格具有多样性。江南诗风的熏染、徐铉独特的人格气质、坎坷的人生经历、良好的文学涵养、敏锐的情感体验、博采众长不主一家的师承,共同造就了徐铉诗歌既有“白体”平淡清浅的一面,亦有江南诗风清雅秀丽的一面;他的创作既有对白居易诗歌的继承性,同时不乏个性色彩,有自己的精神面貌,不能简单用“白体”涵盖。徐铉入宋成为振兴文教的骨干,从其学者众多,如在仁宗、真宗朝崭露头角的吴淑、郑文宝等人。他们都在文学方面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李昉、李至等馆阁名流多与徐铉交好,不同程度地受到南唐文风的浸染。徐铉,在南唐时为文苑泰斗,入宋后为馆阁名流,振兴文教的骨干。在宋,徐铉同江南故臣一起把江南文化迁播至中原,促进了南北文风的交流融合,亦对宋初“白体”的流行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是唐宋诗转型环节上的重要一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