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川省湖库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6h】

四川省湖库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 论

1.1问题的提出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研究意义及内容

1.3.1研究意义

1.3.2研究内容

1.4技术路线

第二章四川省主要湖库现状调查

2.1湖库水资源系统

2.2湖库水质综合评价

2.2.1水环境质量评价

2.2.2湖库水质评价分析

2.3四川省湖库富营养化现状

2.3.1湖库的富营养化

2.3.2湖库富营养化状态评价方法

2.3.3湖库富营养化状态评价结果

2.4小结

第三章主要湖库污染预测及分析

3.1污染源分析

3.2各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分析

3.2.1点源污染物排放

3.2.2面源污染物排放

3.2.3内源污染排放

3.3入库污染负荷预测

3.3.1点源污染入库排放预测

3.3.2面源污染入库排放预测

3.3.3入库污染物总量预测

3.4湖库水质差距分析

3.5湖库水环境容量分析

3.5.1水质模型

3.5.2参数估值

3.5.3基础数据分析

3.5.4容量核算模型

3.5.5水环境容量核算结果

3.6小结

第四章湖库污染防治规划

4.1规划目标

4.2规划原则

4.3四川省湖库水功能分区

4.4湖库污染防治规划

4.4.1水体污染防治规划

4.4.2农村面源污染防治规划

4.4.3内源污染防治规划

4.4.4陆地生态恢复

4.4.5库区环境管理措施

4.5小结

结 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人类对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工农业生产大规模地迅速发展,使得大量含有氮、磷营养物质的污水排入附近的湖泊、水库和河流,增加了这些水体的营养物质负荷量。湖库污染严重影响以其作为水源地的周边地区的供水,不仅人民生活用水无法保障,工农业用水也无法满足质量要求。由此可见,湖库污染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对湖库的污染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本论文主要研究四川省湖库污染防治问题,通过资料收集和现场调研,对主要湖库水质进行评价分析,从而对大中型湖库的污染负荷进行分析和预测;选取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为评价因子,对四川省主要湖库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的13个水库中,全年水质类别符合地表水环境Ⅱ类标准的有3个,占23.1%;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的共7个,占53.8%;水质为Ⅳ类的占15.4%;水质达劣Ⅴ类的为莲花洞水库,主要污染物为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和总氮。同时,对主要湖库进行的湖库富营养化状态评价得出,四川省无重度富营养化的大型湖库;中度富营养化的湖库占61.5%,轻度富营养化湖库占38.5%。
   四川省2006年废污水排放总量33.04亿吨,根据污染源分析,污水排入湖库量约6.6亿吨。根据预测结果,四川省2010年排入湖库污染物总量4.88亿吨,2015年为3.66亿吨,到2020年湖库点源污染物排放量将有所减少,入库污染物为2.64亿吨。因此,不论是污染物排放总量还是各特征污染物排放量,都将有较大程度的比重下降。
   最后,论文从水体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内源污染防治以及库区环境管理等方面入手,结合库区实际制定出科学合理、经济可行并具备技术先进性的湖库污染防治规划。将确保湖库水体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库区各市县进行湖库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持,最终实现库区的可持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