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末端型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研究
【6h】

网络末端型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运输组织模式

1.2.2高速动车组合理下线距离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西兰客运专线相关路网结构及客流特征

2.1西兰客运专线相关路网结构

2.1.1兰州枢纽

2.1.2宝鸡枢纽

2.1.3西安枢纽

2.2西兰客运专线客流特征

2.2.1西兰通道客流构成分析

2.2.2西兰通道客流的流量及流向

2.3小结

第3章高速列车下线距离研究

3.1双层规划模型

3.2上层规划的决策模型

3.3下层规划的客流分配模型

3.3.1 Logit模型

3.3.2弹性需求下各运输方式间的随机平衡配流模型

3.4基于PSO的上层规划模型求解算法

3.4.1算法介绍

3.4.2算法步骤

3.5算例

第4章网络末端型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研究

4.1运输组织模式的影响因素及确定原则

4.1.1客运专线运输组织模式的影响因素

4.1.2运输组织模式确定的原则

4.2可能的运输组织模式

4.2.1可能的运输组织模式

4.2.2方案特性分析

4.3运输组织模式确定

4.3.1短距离跨线客流组织方案

4.3.2长距离跨线客流组织方案

4.3.3运输组织模式的确定

第5章运输组织模式的适应性

5.1通过能力的适应性分析

5.1.1运输组织模式与既有线的通过能力适应性分析

5.1.2运输组织模式与客运专线的通过能力适应性分析

5.2相关路网的适应性分析

5.3客流特征的适应性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西兰客运专线西安至宝鸡段列车运行图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在铁道部制定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中,以西安~兰州、沈阳~哈尔滨等客运专线为代表的一类线路,线路末端衔接地区多处于较偏远的内陆,运输条件落后,经济欠发达,潜在运输需求巨大。本文将该类型线路定义为网络末端型客运专线,指在客运专线网络上处于网络末端,并与既有线路进行了有效衔接的客运专线。 本文以拟建中的西安至兰州客运专线为例,对网络末端型客运专线的运输组织模式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内容为: 1、针对西兰客运专线以通过客流为主、跨线客流旅行距离长的客流特征,通过构造以下线距离和高速列车在既有线运价率为决策变量的双层规划模型求解高速动车组的合理下线距离。 2、在确定高速动车组合理下线距离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各长途跨线客流的运输方式,得出网络末端型客运专线合理的运输组织模式为:客运专线上运行本线列车和部分跨线列车,客运专线上的列车采用A、B类列车;其他不具备动车组下到既有线条件的长途跨线客流根据不同运行距离采用C类列车走既有线,或在指定车站进行换乘。 3、分析了运输组织模式与通道内既有线及客运专线通过能力、相关路网特点及客流特征之间的适应性,结果表明适应性较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