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意见领袖对网络舆情演变的影响——以新浪微博5.31“延安城管暴力执法事件”为例
【6h】

网络意见领袖对网络舆情演变的影响——以新浪微博5.31“延安城管暴力执法事件”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和目的

1.3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

第2章 理论框架、文献综述和基本概念

2.1 理论框架

2.2文献综述

2.3 基本概念

第3章 网络舆情整体描述和分析

3.1事件经过回顾

3.2网络舆情整体描述

3.3网络舆情阶段性演变分析

第4章 网络意见领袖对舆情阶段性演变的影响及其特征

4.1网络意见领袖研究对象的选取和类型分析

4.2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舆情阶段性演变中的角色呈现

4.3网络意见领袖舆情传播影响力的特征

第5章 网络意见领袖的话语策略和文本框架分析

5.1网络意见领袖微博话语框架

5.2 “情感表达”框架的话语分析

第6章 网络意见领袖在引导事件网络舆情传播中的作用

6.1 不可替代的领袖角色和推动作用

6.2 参与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的负面言行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

摘要

近几年随着新兴媒体平台的活跃和普及、公民网络参与意识的增强,网络舆情热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网络舆情也成为各种社会事件的晴雨表。微博作为代表性新兴网络平台,已发展为公众表达利益诉求的主导平台,成为网络上最重要的舆论阵地。同时,网络意见领袖也逐渐成长为网络平台上举足轻重的社会群体,对网络舆论的导向性作用不容忽视,对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越发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对把握民间舆论场的动态和意向、官方和民间“两大舆论场”的良性互动、政治民主决策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选择2013年影响力较大的5.31延安城管暴力执法事件为个案,关注近几年备受争议的“城管-商贩”之争,以新浪微博为文本来源,综合利用文献研究法、个案和内容分析法,通过“百度指数”分析工具对事件网络舆情演变进行阶段划分和分析;同时,从角色呈现和话语表达两大角度,关注网络意见领袖在该事件网络舆情演变中阶段性角色变化;以“框架理论”中框架类型的相关理论为参考,从话语方式、行文风格、文本结构等多个角度,分析网络意见领袖通过微博话语实现网络共意动员的框架偏好及其使用效果;对网络意见领袖引导网络舆情阶段性演变的双重影响力及其特征进行全面分析,使读者对网络舆情的形成和演变有进一步的认识,对网络意见领袖群体有更准确的定位和解读。
  本文研究发现,5.31延安城管暴力执法事件网络舆情经历五个演变阶段,网络意见领袖在五个阶段中有着截然不同的角色呈现;此外,网络意见领袖话语表达呈现出以“情感表达”为主导话语框架、以正义话语、同情话语、戏谑话语等为主要话语方式、大量使用第一、二人称、频繁使用感叹句和反问句等为主要行文和措辞风格的微博话语策略;网络意见领袖在引导网络舆情演变的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双重影响力,在整合信息、制造议题、发起动员、引导舆论走向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领袖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例如滥用话语权、谣言把关不力、话语权的相对垄断导致观点的单向传播、“中外有别”态度明显等负面言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