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教育技术专业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对比研究
【6h】

我国教育技术专业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五、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精品课程相关研究

二、精品资源共享课相关研究

三、精品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对比研究

第三章 教育技术专业精品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

一、评审指标

二、课程资源

三、交互反馈

四、评价机制

第四章 教育技术专业精品课程与精品资源共享课

一、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二、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三、问卷调查总结

第五章 教育技术专业精品资源共享课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资源可用性不强

二、交互反馈平台流于形式

三、课程评价方式单一

第六章 教育技术专业精品资源共享课未来发展建议

一、优化课程资源,增强可用性

二、加强交互活动设计,提高交互平台利用率

三、完善学习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外开放教育资源在全球的流动,2003年我国开始启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并于2011年结束各项课程评比。随即从2012年开始,精品课程逐步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本文以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类国家级的10门精品课程与转型升级后的10门精品资源共享课为研究对象,从课程评审指标、课程资源、交互反馈和评价机制四方面进行了课程建设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学生进行了关于教育技术专业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学习、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从平台信息分析和问卷调查中发现教育技术专业精品课程存在诸多问题,没有达到所谓精品的标准。转型之后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虽然在课程资源种类、教学视频连通率等方面较精品课程有所改善,但依然存在课程资源可用性不强、交互反馈平台流于形式和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
  本文在总结经验和借鉴国外网络课程发展的基础上,对教育技术专业精品资源共享课提出了优化课程资源,增强可用性、加强交互活动设计,提高交互平台利用率和完善学习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建议,以期为未来我国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