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语言词汇中英语作为模因的顺应研究
【6h】

网络语言词汇中英语作为模因的顺应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全球网民人数的快速增加,网络语言得到广泛使用。由此它受到国内外众多语言学者的关注,他们从词汇、语用、修辞和语体等角度,对网络语言的性质、特征、成因和规范等做了大量研究。在国内,英语作为中国网络语言词汇的一部分通常以例子的形式出现在这些研究中,且缺乏足够的研究,结合不同理论单独探究其在中国网络语境中的传播和模仿。鉴于此,本文结合模因(Meme)和顺应论(AdaptationTheory)试图分析中国网络语言词汇中英语作为模因在心理、社交和物理世界的顺应。
   本研究将国内网络语言书籍和网络中收集的341个数据,也就是网络语言词汇中英语作为模因的所有表现形式,分为英语形式四类和汉语形式两类。它们分别为英语单词、英语缩写、英语词缀、英语字母以及英译词和汉字凸。根据Verschueren(2000)的顺应论,语言的使用必须与交际语境顺应。作为模因更是语言,网络语言词汇中英语的传播就是网民的频繁模仿和使用,他们使用英语自然也顺应了交际语境。以此为研究路径,本文结合英语作为模因的特征及交际语境中的心理、社交和物理世界依次分析了英语单词、英语缩写、英语词缀、英语字母、英译词和汉字凸在心理、社交和物理世界的顺应。最后本文得出以下两点结论:(1)网络语言词汇中英语作为模因被广泛传播和模仿,也就是被网民普遍使用,是顺应心理、社交和物理世界的结果,其中以顺应心理世界最为重要。(2)英语字母的使用顺应了心理、社交和物理世界;英语单词、英语缩写、英语词缀和英译词的使用顺应了心理和社交世界;汉字凸则顺应了心理和物理世界。网络语言词汇中英语作为模因,其每个特征都与心理、社交和物理世界的某个或某些因素紧密联系。
   本文的意义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本研究是综合运用模因和顺应论研究网络语言词汇中英语的一次尝试。在拓展了模因解释范围的同时更深层次的解释了网络语言词汇中英语的传播和模仿现象。其次,本研究进一步扩展了对网络语言词汇中英语的研究,并为英语构词法和词汇学教学提供有趣适用的教学材料,有助于老师和学生取得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著录项

  • 作者

    朱莉琳;

  •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 学科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金桂林;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基本词汇;
  • 关键词

    网络语言词汇; 英语; 模因; 顺应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