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俄词典编纂论纲——以《新时代汉俄大词典》编纂为例
【6h】

汉俄词典编纂论纲——以《新时代汉俄大词典》编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译文摘要

目录

绪论

Ⅰ.本课题研究的现状

Ⅱ.本文的创新

Ⅲ.本文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Ⅳ.研究的现实意义

Ⅴ.本文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第一章 双语词典编纂史

1.1双语词典溯源

1.2中国双语词典编纂

1.3俄罗斯双语词典编纂

1.4 汉俄词典编纂史

第二章 汉俄词典的分类及宏观结构

2.1 汉俄词典的分类

2.2 规定主义与描写主义

2.3 汉俄词典的宏观结构

第三章 汉俄词典的微观结构

3.1微观结构的参数设置

3.2 汉语中的同音同形词与多义词

3.3 标注

3.4 对应词

3.5 例证

3.6汉俄词典的翻译

第四章 《新时代汉俄大词典》对汉俄词典编纂的启示

4.1 汉俄词典编纂存在的问题

4.2 汉俄词典的科学性

4.3汉俄词典的实用性

4.4积极型汉俄词典

4.5 平行语料库与双语词典编纂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汉俄语文词典编纂的实践与理论问题,包括双语词典编纂的历史进程、汉俄双语词典编纂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形成、汉俄词典的分类、汉俄词典的宏观结构(词典的收词、立目、前后页材料、版式与装帧)和微观结构(词典对各微观参数的处理、词典的立项、词类标注、释义翻译和配例)等问题、论文的主要任务在于梳理汉俄双语词典编纂的一般理论,探究汉俄词典应有的体例设置,确定汉俄词典编纂理论的基本框架。
  本文共分五个章节,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双语词典编纂的理论与实践。本章首先对双语词典的编纂追本溯源,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我们得知,世界双语词典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萌芽时期(c.1400BC-1300AD)、成形时期(c.1400-1500)、发达时期(c.1500至今),词典的编排也从最初形式混乱的手稿演变成体例具有系统性的词典,编纂目的也从最初的“释难”变成如今的“解惑答疑”,编纂方法及编纂理论在历史长河中得以完善。我国俄语类双语词典的发展主要在20世纪的后半叶,其中又可分为三个阶段:50年代初-50年代末;60年代初-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今。在这50年中,我国出版的外语类双语词典近2000种,其中俄语类近200种,仅次于英语类而居第2位。俄罗斯双语词典的编纂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纪,最早的双语词典以手稿形式的古旧词和外语词的词汇汇编形式存在,印刷术推行后开始出现了印刷词典。相对于词典编纂实践,20世纪中期,词典编纂的理论问题才开始引起关注,而这期间对词典理论问题的研究及发展不乏谢尔巴、斯图平等如此卓越的词典学家的贡献。汉俄词典编纂史起源于13世纪蒙古入侵俄罗斯建立金帐汗国,从此两国人民开始了地缘上的接触,这带动了政治上的互动,也就从而促进了汉俄词典的编纂史。
  第二章,双语词典的分类及宏观结构。本章首先论述国内外著名词典学家对双语词典的不同分类,这些观点的提出为词典学的分类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但这些分类方法都是着眼于某一纯粹的分类模式,而实际操作上这些分类方法却不总是可行的,实际上单纯的只属于某一类别的词典是不存在的,一般说一部词典属于哪个类别,这是就词典的主要倾向而言的。所谓分类上的“对立面”在具体操作中是相互渗透的,词典的类型是影响词典编纂的各因素交叉组合的结果。不必为了分类而单一从理论上对词典进行非此即彼的分类,这种绝对的分类不仅是不全面的,而且从可操作性上看是不符合词典编纂实践的。本文对词典的类别进行论述,主要目的是以词典的类别影响词典的编纂,用类别控制词典各参数的确定。在实践中对双语词典进行分类,应首先确定词典的性质,即词典的描写对象。其次,需明确词典的服务对象及词典的编纂目的,即词典的编纂宗旨。
  本章第二部分对影响词典性质的规定主义和描写主义进行论述,得出结论,任何一本大型综合词典都是规定主语与描写主义相结合的结晶。
  本章第三部分从收词立目,前、后页材料,版式和装帧,双语词典的篇幅等方面对汉俄词典的宏观结构进行论述,探讨影响词典宏观结构各参数的编排方式及原则。
  第三章,汉俄词典的微观结构。概述微观结构的组成及影响微观结构编排方式的因素。本章主要探讨词条的语言性标准原则、对译词的确立及配例的选择。并通过对对译词及例证的论述,试探汉俄词典的翻译特点、本质及原则。
  第四章,高质量的汉俄词典。本章主要以《新时代汉俄大词典》的定位及特色为例,探讨一本质量上乘的汉俄词典应该具备的要素。主要从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出发点,结合汉俄词典应该具备的学习性、准确性、文化性,对比现有的《汉俄词典》(商务印书馆,1989)及《汉俄大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确定为了编纂高质量汉俄词典各具体参数的设置原则。
  第五章,对未来词典编纂的畅想。从词典类型及词典的编纂方法两个角度探讨适合未来的汉俄词典。
  最后一部分为结语部分,分条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列举该选题的实用及参考价值。

著录项

  • 作者

    徐娅楠;

  •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
  • 学科 俄语语言文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李勤;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H356;
  • 关键词

    双语词典; 汉语; 俄语; 编纂理论;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16:42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