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兰铁路弃渣场生态修复技术方案初步研究
【6h】

成兰铁路弃渣场生态修复技术方案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课题的立题依据

1.1.1 工程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2章 工程概况及成兰铁路沿线生态环境概况

2.1 工程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路径

2.1.2 建设规模

2.1.3 工程环境特点

2.2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及分析

2.2.1 工程沿线生态环境特征

2.2.2 岷江干旱河谷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及分析

2.2.3 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及分析

2.2.4 大熊猫栖息地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及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成兰线弃渣场对工程区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3.1 弃渣场的用地规划

3.1.1 弃渣场选址原则

3.1.2 成兰铁路生态敏感地段弃渣场分布情况

3.2 弃渣场产生的环境问题

3.2.1 铁路弃渣的特点

3.2.2 铁路弃渣场的环境问题

3.2.3 成兰铁路生态敏感区立地条件分析

3.3 工程环保措施

3.3.1 截排水沟的布设

3.3.2 弃渣场挡渣墙的布设

3.3.3 弃渣场的植物措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敏感区弃渣场生态修复初步研究

4.1 岷江干旱河谷段弃渣场生态修复方案初步研究

4.1.1 立地条件分析

4.1.2 植被群落结构

4.1.3 弃渣场生态修复初步方案

4.1.4 后期管理养护措施

4.2 高海拔地区弃渣场生态修复方案初步研究

4.2.1 立地条件分析

4.2.2 植被群落结构

4.2.3 弃渣场生态修复初步方案

4.2.4 管理养护措施的确定

4.3 大熊猫栖息地弃渣场生态修复方案初步研究

4.3.1 立地条件分析

4.3.2 植被群落结构

4.3.3 弃渣场生态修复初步方案

4.3.4 管理养护措施的确定

4.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工程项目

展开▼

摘要

铁路弃渣往往具有弃渣量大且永久堆弃,渣堆松散等特点,并容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此,研究铁路弃渣场的生态修复具有防治环境污染和防止水土流失等实际意义。本文以新建成兰铁路为例,在实地调查和分析成兰铁路沿线生态环境特点和生态功能的基础上,结合成兰铁路生态敏感区弃渣场生态恢复基础试验的研究成果,通过资料查询和专家咨询的方式,得出了成兰铁路各生态敏感区(岷江干旱河谷、高海拔地区、大熊猫栖息地)的立地条件和植被分布情况;同时,分析了成兰铁路三个生态敏感区内弃渣场的渣土成分、性质和特点,并根据不同的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研究确定了成兰铁路各生态敏感区弃渣场生态修复的适生物种及其栽植方式、植被群落结构以及管理养护措施,最终研究和构建了成兰铁路岷江干旱河谷、高海拔地区、大熊猫栖息地三个生态类型段落内弃渣场的生态修复技术方案。通过设计方案中生态修复模式的选择,以期能设计出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生态上有效的生态修复技术方案并推广到其他铁路或相关工程的弃渣场生态修复应用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