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态学视阈下四川报纸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建构——以四川暴雨为例
【6h】

生态学视阈下四川报纸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建构——以四川暴雨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创新点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突发事件

2.1.1 概念

2.1.2 特征

2.1.3 突发事件报道研究综述

2.2 新闻生态

2.2.1 新闻生态概念

2.2.2 新闻生态构成要素

2.2.3 生态学在传播学领域应用

第3章 “四川暴雨”样本分析

3.1 样本采集与类目制定

3.1.1 研究对象限定

3.1.2 时间范围限定

3.1.3 分析单位限定

3.1.4 效度与信度

3.1.5 类目制定

3.2 样本分析

3.2.1 样本总体描述

4.2.2 报道信息量的大小

4.2.3 消息来源的使用

3.2.4 报道主题建构

3.2.5 报道基调

3.2.6 人文主义关怀体现

3.3 小结:新闻生态失衡的具体体现

3.3.1 信息量失衡,质和量不能同步提升

3.3.2 来源偏向,高度依赖政府信源

3.3.3 报道主题单一,传播同质化

3.3.4 正面成主基调,报道态度冷漠

3.3.5 功能重叠,报道角色错位缺位

第4章 突发事件报道的新闻生态反思

4.1 关于新闻生态失衡原因的探究

4.1.1 突发事件因素的影响

4.1.2 记者自身素质的影响

4.1.3 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4.2 新闻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双向反思

4.3 建构和谐新闻生态系统的路径

4.3.1 “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提高报道水平

4.3.2 多源化消息来源,丰富报道内容

4.3.3 坚持道德底线,彰显人文关怀

4.3.4 平衡报道基调,合理调试媒体角色

4.3.5 形成个性找准生态位,利用优势实施生态移位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内容编码表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生态学及其相关理论作为一种实战的动态发展的研究方法,以其独特的认识事件的视觉和研究方法被各个理论所应用。新闻生态就是生态学在新闻传播领域里的具体运用。萨克塞认为,“生态学的考察方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它克服了从个体出发的孤立的思考方法,认识到了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是某个整体中的一部分。”1
  突发事件的异常性以及它的高度不确定性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重要内容,同时突发事件也考量着媒体的报道水平和报道能力,媒体的新闻反应和报道表现往往集中体现了它们惯有的新闻理念和运作特征。混合媒体时代,信息进一步公开、公众对媒体选择权不断扩大,媒体间商业化、人人皆可能是记者等更是加剧了新闻媒体之间在市场上的竞争,各显神通抢夺独家新闻最终导致了新闻生态的失衡,尤其是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上媒体报道量失衡、报道单一化等。
  本文以四川为例,以突发事件报道为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选取了《四川日报》、《成都日报》、《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2007年、2012年、2013年关于暴雨报道内容。本文的基本思路为由显及隐对文本进行解读,显就是指新闻媒体呈现出的新闻文本内容,包括议题的选择,报道主题、体裁、基调等,以内容分析法为主;隐则是在对新闻文本分析下解读文本中所隐藏造成生态失衡的原因等。就是从具体入微的新闻文本着手,多维度多角度展现四川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上所呈现出的新闻生态全貌,并且反观当前新闻媒体如何在异常性事件中体现其常态化素质。
  本文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二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对理论依据及突发事件概念等进行梳理,厘清本文的研究边界;第二部分——即第三章,全面呈现样本内容及量化结果,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与解读,主要包括报道体裁、内容、对象、基调等新闻框架基本构成要素进行文本分析,并最终提炼出结论;第三部分——即第四章从新闻生态进行关注,深入样本又高于样本进行理性探讨,站在生态学反思的角度来总结全文,对新闻生态失衡原因研究,进而提出相关策略与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