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艺术介入社会的案例分析
【6h】

艺术介入社会的案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和方法

第二章 艺术介入社会介入公共空间的具体案例分析

案例一:艺术家个案一李燎

案例二:铜元局(集体式住宅到商业住宅的变迁)

案例三:昆山再造

案例四:东湖计划

案例五:扬子江论坛(非盈利空间个案研究)

案例六:艺术家个案-厉槟源

案例七:艺术家个案-韩冰

案例八:活化厅

案例九:艺术家个案-何利平(论文作者)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通过对艺术介入社会的案例分析,梳理这一板块在艺术发展史中的上下文关系。分析艺术家对一些社会现象进行了怎样的独立思考?分析艺术家通过艺术的方式介入不同公共场域存在的差异性?分析在介入过程中艺术家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分析进一步探讨艺术介入社会的意义。
  当代艺术在中国已经有30年左右的发展历史,它本身属于舶来品。由于自身与西方的发展轨迹、文化背景差异大,早期的中国当代艺术未能结合中国的现实语境,对正在发生的社会变迁未能用艺术的方式做出回应。“艺术介入社会”有着明确的讨论对象,来自现实语境的对话是讨论的基础和起点,它将重要的思考点落在“艺术如何回应当前的现实语境”这样的话题上。通过介入的方式有助于链接艺术与现实的桥梁,为艺术、为生活提供更多的可能,为寻找“新的空间”提供可能存在的路径,同时也有利于当代艺术的传播。艺术家通过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了解起到观念上的转变,艺术家在与公众的对话协作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总体来说它更多的带来的是观念上的转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