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川工业、城镇、交通空间相互影响与空间协调发展研究
【6h】

四川工业、城镇、交通空间相互影响与空间协调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四川实证研究综述

1.2.4 文献评述

1.3.1 研究目的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工业、城镇、交通空间相互影响与空间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

2.1.1 空间耦合理论

2.1.2 空间协调理论

2.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2.2.1 区域空间结构的内涵及基本要素

2.2.2 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模式

2.2.3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2.3 工业、城镇、交通空间相互影响的理论分析

2.3.1 交通对工业和城镇影响的理论分析

2.3.2 工业对城镇和交通影响的理论分析

2.3.3 城镇对工业和交通影响的理论分析

第3章 四川工业、城镇、交通的空间演变及其相互影响分析

3.1.1 演变历程

3.1.2 演变特点

3.2 四川城镇空间布局的演变历程与演变特点

3.2.1 演变历程

3.2.2 演变特点

3.3.1 演变历程

3.3.2 演变特点

3.4 四川工业、城镇、交通的空间相互影响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四川工业、城镇、交通的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4.1.1 指标体系构建

4.1.2 综合评价指数、耦合度和协调度模型构建

4.2 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4.2.1 省域空间

4.2.2 市(州)空间

4.3 耦合度分析

4.3.1 省域空间

4.3.2 市(州)空间

4.4 协调度分析

4.4.1 省域空间

4.4.2 市(州)空间

4.5 耦合度和协调度的对比分析

4.6 空间自相关分析

4.6.1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4.6.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6.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4.7 小结

第5章 四川工业、城镇、交通的协调发展趋势预测与优化建议

5.1 四川工业、城镇、交通的协调发展趋势预测

5.1.1 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相互影响趋势预测

5.1.2 基于灰色模型的协调发展趋势预测

5.2 四川工业、城镇、交通空间协调发展的现存问题

5.3 促进四川工业、城镇、交通空间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5.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区域内各要素的空间布局是要素内容及结构的外在表现,要素空间布局的合理与否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就四川而言,“多点多极”发展战略的提出旨在推动省域空间结构从“极核型”向“扩散型”发展转变,优化全省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这就需要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新工业、城镇、交通空间布局,需要促进四川全省工业、城镇、交通的空间协调发展。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将从空间协调的过程和空间协调的结果两方面对四川工业、城镇、交通的空间协调性进行分析评价,以期能够为四川省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新视角与新思路,为省域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路径选择。
  对空间协调过程的分析主要体现在三者空间相互影响的定性分析上,主要梳理了近代以来四川工业、城镇、交通的空间演变历程,总结演变特点,并探究三者的空间相互影响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三者的发展演变阶段是相一致的,空间演变过程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体现出的是一种动态的关联关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这一空间演变过程同时也是四川省域空间结构优化的过程。
  对空间协调结果的分析主要体现在三者协调发展水平的定量测度上,从省域空间来看,四川工业、城镇、交通的协调发展水平保持稳定上升趋势;从市(州)空间来看,21个市(州)均实现了协调度水平的提升,但协调度水平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成都“一枝独秀”的地位愈加突出,其他市(州)间的差距却逐渐缩小;通过耦合度和协调度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工业、城镇、交通三者实现了从“低发展水平、高耦合度、低协调度”向“较高发展水平、高耦合度、较高协调度”的发展演变,呈现出从“低水平紧密相连”到“较高水平上的相互促进”的演变特征;此外,全省协调度水平显著正相关,具有较强的空间关联性且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最后,本文通过PVAR模型和GM(1.1)模型对未来四川工业、城镇、交通两两相互影响趋势和三者协调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优化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空间协调评价维度的划分以及优化省域空间结构这一研究视角的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