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海鳀鱼主要生化组成成分的季节变化及其生态学意义
【6h】

黄海鳀鱼主要生化组成成分的季节变化及其生态学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前言

第二节鳀鱼生物学研究状况

2.1洄游分布

2.2生殖

2.3摄食

2.4年龄与生长

2.5死亡

第三节鱼类生化因子的研究状况

3.1鱼类生化组成及其功能

3.2生化因子测定方法

3.3鱼类生化因子研究概况与意义

3.4黄海鳀鱼生化因子研究状况

第二章鳀鱼脂肪含量的季节变化

第一节材料与方法

1.1研究海域

1.2材料来源

1.3样品处理和测定方法

第二节结果

2.1鳀鱼脂肪含量与叉长的关系

2.2鳀鱼脂肪含量的雌雄差异

2.3鳀鱼脂肪含量与水分的关系

第三节讨论

第三章鳀鱼越冬期和产卵期的能量利用差异

第一节材料与方法

1.1样品来源

1.2样品处理和测定方法

1.3能量估算

第二节结果

2.1摄食等级、GSI和腹腔含脂量变化

2.2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变化

2.3越冬和产卵期间能量变化

第三节讨论

3.1产卵期间的能量利用

3.2鱼体大小与能量利用的关系

3.3性腺发育与能量利用的关系

第四章鳀鱼鱼体能值的季节变化

第一节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来源

1.2样品处理与测定方法

第二节结果

2.1 雌性

2.2雄性

2.3幼鱼

2.4不同叉长组鱼体能值季节变化

第三节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在黄、东海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中国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的资源关键种.研究鳀鱼水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等生化因子的季节变化对于了解其在生态系统中自身的能量分配对策和渔业声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产量模型结合生物能量学要素已作为管理底层渔业和量化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一种评价方法.用丰满度系数估算鱼体能值是一种最基本的模型.国内对于鳀鱼的生物学研究报道较多,但对于其生化成分分析鲜有报道.该研究对黄海鳀鱼的生化因子进行周年监测,对其脂肪含量的季节变化、越冬期和产卵期存储能量的利用差异以及鱼体能值的季节变化作了初步研究.产卵前期(5月)脂肪含量最高,产卵盛期(6月)和越冬期(11和1月)较高,产卵中后期最低.产卵前期、产卵盛期和越冬期脂肪含量同叉长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在产卵中后期(7~10月)无显著相关性.不同季节、不同性别的脂肪和水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鳀鱼脂肪含量的季节变化与其摄食、性腺发育和洄游有密切的关系.鳀鱼个体越大,其性腺发育和产卵洄游所消耗的能量也越大.鳀鱼产卵期间能量消耗速率比越冬期间高.该研究发现存储脂肪主要用于日常新陈代谢作用,而存储蛋白质主要用于性腺发育;产卵期间性腺脂肪含量很低,而蛋白质含量很高,说明性腺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同时产卵期(5~7月)、摄食期间(8~10)和越冬期鳀鱼能值的变动情况反应了性腺发育状况.卵巢能值和精巢能值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似.幼鱼和成年鳀鱼能值的季节变化趋势相似,但各个月份幼鱼能值均比成鱼低.鱼体能值从越冬期到产卵前期变化很大,达40~50%,这主要由脂肪含量变化引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