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电网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必要性及其实现方式的探讨
【6h】

我国电网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必要性及其实现方式的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论文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前言

第一章我国电网改革与发展状况分析

第二章我国电网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必要性与意义

第三章国外电网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分析及启示

第四章我国电网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方式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电力工业改革中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发电领域消除了对投资主体的限制。各种投资主体包括民营资本、外资等各种非国有资本纷纷投资兴建电厂,解决了过去我国长期电厂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发电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进了发电企业的迅猛发展,基本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多家办电的格局,缓解了我国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但与之相对的输配电网却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非国有资本很难进入。电网建设的投资一直是由国家主导,电网产权结构单一,缺乏竞争机制,电网建设筹资渠道狭窄,导致电网投入严重不足,电网企业经营缺乏活力,建立现代企业的步伐缓慢。目前我国仍然存在供电紧张的问题,除了因电量本身不足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网建设投入偏低,电网企业经营效率不高,造成有电送不出的现象经常发生。 本文认为,我国电网同样有必要放开对投资主体的限制,在不影响电网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的前提下,引入民营企业、社会公众等非国有资本进入电网投资。让民营企业、社会公众等非国有资本除了对电网进行债权方式投资之外,还能通过各种其他方式对电网进行股权投资,以此筹集更大量的资本金,并借此推进电网企业实现真正的公司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是:在分析我国电网现状的基础上,阐述电网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必要性和意义,然后分析借鉴国外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几种可选择的我国电网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实现途径与方式,最后对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对我国电力改革的情况和现阶段我国电网的投资主体状况进行分析,并指出电网投资主体单一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从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完善公司治理、推进市场化改革三个方面论证我国电网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必要性与意义; 第三章,对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意大利等国家电网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证明电网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可行的,并总结其基本思路、可借鉴的经验和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第四章,在前面三章的分析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适合我国电网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几种实现方式:股改上市、信托、发展电网产业投资基金、允许民营资本直接投资。这里主要介绍的是股权投资方式。最后就股权多元化的电网公司的经营和决策权问题、电价体制改革两个核心配套改革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由于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历史不长,电网投资主体多元化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由于目前国内有关专家、学者专门对此系统、深入研究的文章还不多,可供参考的资料有限,本文无论从理论深度还是广度方面均存在不少欠缺,寄希望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