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研究——理论框架与中国证据
【6h】

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研究——理论框架与中国证据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1.导 论

1.1研究主题

1.2研究意义

1.3论文结构

2.理论框架与文献回顾

2.1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的界定

2.1.1会计信息的界定

2.1.2会计信息治理功能

2.1.3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理论模型分析

2.2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的理论框架

2.2.1公司治理机制:一个框架

2.2.2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理论框架:鸟瞰视图

2.2.3会计信息显性治理功能

2.2.4会计信息隐性治理功能

2.3会计信息显性治理功能诠释与研究文献

2.3.1激励契约

2.3.2债务契约

2.3.3其它财务合约

2.4会计信息隐性治理功能诠释与研究文献

2.4.1法律、监管、媒体监督

2.4.2权益资本市场和控制权市场

2.4.3经理人市场

2.4.4产品市场

2.4.5资本市场信息分析领域

2.4.6董事会结构

2.4.7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制度、注册会计师市场

2.5会计信息治理功能与公司治理机制:并存与互动

2.5.1会计信息治理功能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并存

2.5.1会计信息治理功能与公司治理:互动结构

2.6本章小结

3.制度背景

3.1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国家控股和政府干预

3.1.1国企股份制改革与股权分置

3.1.2证券市场中的政府监管

3.1.3政府干预的后果

3.2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制度特征

3.2.1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建设

3.2.2信息披露与透明度

3.2.3国家控股、政府干预与会计信息质量

3.3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

3.3.1内部治理机制

3.3.2外部治理机制

3.4本章小结

4.研究设计

4.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4.1.1国家控股、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有效性

4.1.2国家控股、会计信息质量与高管更迭

4.1.3国家控股、会计信息质量与机构持股

4.2实证计量与检验模型

4.2.1会计信息质量的度量指标

4.2.2会计信息质量的计量

4.2.3国家控股的界定

4.2.4实证模型

4.3样本选择、数据来源和变量设定

4.3.1样本选择

4.3.2数据来源

4.3.3研究变量设定与说明

4.4.本章小结

附表

5.实证检验

5.1国家控股与会计信息质量

5.1.1理论分析

5.1.2描述性统计

5.1.3回归分析

5.2国家控股、会计信息质量与高管更迭

5.2.1研究分析与模型

5.2.2描述性统计

5.2.3实证检验及其分析

5.2.4敏感性分析

5.3国家控股、会计信息质量与机构持股

5.3.1研究分析与模型

5.3.2描述性统计

5.3.3实证检验及其分析

5.4国家控股、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有效性

5.4.1研究分析与模型

5.4.2实证检验及其分析

5.5本章小结

附表

6.结论、启示与研究局限性

6.1主要研究结论

6.2论文创新与贡献

6.3理论与政策启示

6.3.1倡导公司治理导向的会计信息管制

6.3.2完善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规范

6.3.3加强对会计信息舞弊的惩治力度

6.4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6.4.1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研究的内生性问题

6.4.2公司治理机制间的交互作用问题

6.4.3国家控股和政府干预的复杂性问题

6.4.4对会计信息治理功能后续研究的思考

6.4.5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研究与会计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公司治理,作为解决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问题的制度安排,受到来自全球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在SSRN中搜索“公司治理”字段,仅2007年度就有1000多篇学术论文。但从会计信息角度直接研究其对治理机制的支撑作用的优秀学术论文至今只有Bushman和Smith(2001)和Bushman等(2004)两篇。 会计信息对于治理机制的有效运行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会计也理应对公司治理研究做出显著贡献。有人甚至认为,某种程度上可以把美国资本市场的巨大成功归功于完善的财务报告系统。会计信息披露是解决会计信息需求者与生产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机制,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会计作为一个履行合约的系统,或是一个会计责任系统,必须在一个既不完美、又不完全的信息环境下有效地运行。会计信息具有其治理功能,资本市场高效运行及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赖于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的发挥。 会计信息治理功能,即会计信息在治理机制中的契约运用,及对各种治理机制效果与效率的直接或间接的支持作用。会计信息对于治理机制设计具有契约支持功能,对于治理机制执行具有决策支持功能,对于治理效果具有反馈和评价功能。一些公司治理机制的相关契约,建立在会计信息的基础上,或采用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各种绩效指标。一些公司治理机制发挥作用,依赖于会计信息,借助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直接影响各种治理机制发挥作用,影响股价的信息效率。会计信息的显性治理功能可以从各种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契约中体现出来,比如债务契约、薪酬契约等。并购目标的选择,则是会计信息隐性治理功能的一个例子。 会计信息是公司会计制度及对外披露制度的产物,对外披露的、审计后的会计数据定量地反映了上市公司财务地位和业绩表现。会计信息既能直接作用于治理机制,也能通过影响股票价格信息,间接作用于治理机制。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研究,最主要的目标在于证明,会计信息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减少管理层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代理问题,使其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 本文针对会计信息治理功能展开研究,着重于两方面:搭建理论框架和提供我国国家控股背景下的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的经验证据。 一、理论框架 论文在第一章引出主题,阐明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于第二章对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的界定和理论框架展开探讨。本文将会计信息定义为一个较宽泛的概念,是以会计信息系统产生的信息为基础的,反映公司财务与经营的一系列信息。 论文从概念分析、具体治理功能的探讨、及理论模型分析三个方面界定和确立了会计信息治理功能。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角度,论证会计信息在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中具备治理功能,并分析会计信息的具体治理功能。鉴别出会计信息对契约制定的三个基本作用:为劳动付出创造奖励,过滤其他衡量标准(如股价)中的常见噪音,重新平衡管理层在各项活动的劳动分配,这证明会计信息存在治理功能。同时,借助BS模型和HW模型,运用理论推导证明,会计信息在契约运用中的必要性和重大价值,及会计信息对高管薪酬、高管更迭等公司治理机制的重大影响,反映出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的存在性、普遍性、重要性和复杂性。 论文构建可待实证的一个理论框架,阐明有待验证的理论范畴,归纳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的相关研究范畴的文献。会计信息治理功能,可分为会计信息显性治理功能和会计信息隐性治理功能。前者指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机制中的契约运用,大体上可概括为激励契约、债务契约及其它财务合约。目前,有不少研究证实了会计信息在激励契约和债务契约中的重要地位,也证实了在基于这些契约之上的治理机制中,会计信息具有重要的治理功能。后者更广泛的包括了会计信息对治理机制效果和效率的直接与间接支撑作用。本文将其归纳为七个主要方面:法律、监管、媒体监督;权益资本市场和控制权市场;经理人市场;产品市场;资本市场信息分析领域;董事会结构;内部控制系统、审计制度和注册会计师市场。 另外,论文探讨了会计信息治理功能与治理机制的并存和交互影响。会计信息既是公司治理作用下的一种资讯产品,又支撑着公司治理发挥其投资者保护机制的作用;会计信息既是公司治理的“输入”,也是公司治理的“输出”。 二、实证研究 论文第三章分析了我国资本市场政府干预、国家控股、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并存、会计信息状况混浊、内外部治理机制效率总体不佳等制度特征。这些制度特征有助于分析由我国制度特征所引起的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的特殊性。 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的实证检验,需要验证会计信息(以会计指标为主)或会计信息质量对于治理机制的设计变量、执行变量以及结果变量的影响。基于我国国家控股和政府干预的制度背景,论文从高管更迭、机构持股(治理机制的执行变量)和公司治理有效性(治理机制的结果变量)三个方面,尝试检验会计信息治理功能。 检验角度与会计信息的具体治理功能的对应关系是:考察会计信息质量与高管更迭,能反映会计信息对于治理机制设计的契约支持功能;考察会计信息质量与机构持股,能反映会计信息对于治理机制执行的决策支持功能;考察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有效性,能反映会计信息对于治理效果的反馈和评价功能。 论文第四章,首先阐明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的检验方法和检验角度的选择,对高管更迭、机构持股和公司治理有效性三个检验假说进行分析阐述。在第二节中,归纳现有实证研究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计量方法,从而确定本文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计量;考虑到国家控股对于我国上市公司的重大影响,引入国家控股因素,对最终控制人类型加以界定;初步列示实证检验的基本模型。第三节对实证检验的样本选择、数据来源和研究变量进行说明。 论文第五章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 1.证实了会计信息的治理功能,在我国国家控股背景下,会计信息和会计信息质量会影响治理机制的执行和效果(高管更迭、机构持股和公司业绩)。重点结论有: (1)高管更迭与会计信息质量呈“V”型关系,高管更迭与公司业绩负相关,与董事会独立性正相关; (2)机构持股偏向于选择绩优公司和会计信息质量差的公司; (3)公司业绩与会计信息质量负相关。 2.发现了国家控股对治理机制执行和公司业绩的影响。重点结论有: (1)国家控股上市公司高管更迭可能性小于无政府背景上市公司,其中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发生高管更迭的可能性最小; (2)国家控股有损公司业绩,其中由地方政府控股的企业,业绩最差。 3.其它研究发现: (1)机构持股决策不受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因素影响; (2)机构持股倾向于选择多产品、多行业经营的上市公司,多产品经营提升公司业绩; (3)没有发现最终控制人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证据; (4)高管持股提升公司业绩; (5)非流通股的存在,使股东利益与公司利益捆绑起来,有利于公司业绩。 三、研究结论、启示及研究方向展望 论文第六章主要阐述三点:其一,归纳主要研究结论,阐明研究局限性,概括本论文的研究贡献;其二,思考本论文对会计信息治理功能展开研究所带来的理论与政策启示,在理论上,启发进一步研究会计信息对治理机制的支撑作用,在政策上,提出加强对会计信息舞弊的惩治力度,完善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规范,提倡基于公司治理导向的会计信息管制;其三,对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研究进行了展望。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系统研究会计信息治理功能,提出、阐述、论证了会计信息治理功能,并构建了一个可待实证的理论框架。把会计信息对治理机制的支撑作用进行归纳,界定为会计信息治理功能。展开分析会计信息治理功能,构建理论框架,有助于启发从会计信息角度出发研究公司治理,反映出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贡献。 2.实证研究发现了会计信息治理功能,研究结论有新发现。重要创新有以下几点: (1)首次验证了会计信息及会计信息质量对治理机制的执行和效果的影响: (2)首次检验会计信息质量与高管更迭的关系,呈“V”型关系; (3)发现机构持股偏向于选择绩优公司和会计信息质量差的公司。 实证结论深化了对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的理解,也带给学术界和实务界一些思考,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理解都可以大大提高对资本市场的认识水平,完善资本市场运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进一步检验了国家控股对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会计领域带来的影响,发现国家控股会损坏公司业绩,但不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基于国家控股背景的实证检验还提出了一些政策启示,有助于政策规定者分析问题,制订政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