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铁路运输法院案件管辖制度研究
【6h】

我国铁路运输法院案件管辖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0.导论

0.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0.2 文献综述

0.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案件管辖制度的争议:十八届四中全会后案件管辖制度的争议

1.1 十八届四中全会后铁路运输法院的定位

1.2 十八届四中全会后案件管辖制度的争议

1.3 本文认为应该采纳的管辖模式

1.4 本章小结

2.案件管辖制度的考察:以四地两级铁路运输法院为样本

2.1 四地两级铁路运输法院案件管辖制度总体现状分析

2.2 四地两级铁路运输法院改革试点的效果考察:调查问卷分析

2.2.1 调查及对象简要说明

2.2.2 调查问卷的具体分析

2.2.3 问题与不足

2.3 四地两级铁路法院案件管辖制度改革试点中的经验和教训

2.3.1 范围设置要合理

2.3.2 业务培训要先行

2.3.3 配套措施要完善

2.4 本章小结

3.案件管辖制度的构建:制度再造的理论坐标和调查问卷分析

3.1 横坐标:宏观视角下的基本原则

3.1.1 将宪法法律作为制度构建的基本底线

3.1.2 将司法公正作为制度构建的最终目标

3.1.3 将司法效率作为制度构建的重要追求

3.2 纵坐标:微观视角下的基本要素

3.2.1 经费保障

3.3.2 人员编制

3.2.3 动力来源

3.2.4 机构设置

3.2.5 审判权运行

3.3.理论坐标系的检验:一份法官访谈报告

3.4 本章小结

4.案件管辖制度的构建:以四川两级铁路运输法院为例的设计方案

4.1 行政案件案件管辖范围构建及其依据

4.1.1 现实依据

4.1.2 实证依据

4.2 刑事案件案件管辖范围构建及其依据

4.2.1 现实依据

4.2.2 实证依据

4.3 民商事案件案件管辖范围构建及其依据

4.3.1 现实依据

4.3.2 域内外实证依据

4.4 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安全两类三审合一案件

4.4.1 现实依据

4.4.2 实证依据

4.5 配套机制的完善

4.5.1 人员编制

4.5.2 机构设置

4.5.3 经费保障

4.6 小结

5.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铁路运输法院在我国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在成立之初主要受理涉及铁路运输、铁路安全、铁路财产的民事诉讼案件和刑事诉讼案件。在2012年6月管理体制改革以前我国铁路运输法院隶属于铁道部门管理,2012年6月管理体制改革以后,全国17家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和58家铁路运输基层法院全部划归地方管理,整体纳入我国统一的司法体系,实现了铁路运输法院和铁路运输企业的分离。这就引出了本文的主题——“我国铁路运输法院案件管辖制度研究”。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的目标,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明确提出了“将铁路运输法院改造为跨行政区划法院”。随着改革目标的确定,此轮跨行政区划法院改革也逐渐拉开序幕,改革措施的各个细节都成为理论界炙手可热的话题。因此,关于我国铁路运输法院的案件管辖的研究就显得颇有意义。
  本文以“我国铁路运输法院的案件管辖制度”为选题基础,通过比较几个省市的试点改革成果,力求寻找到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案件管辖模式,文章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笔者通过简要回顾我国铁路运输法院的改革历程,找出管理体制改革后铁路运输法院的功能定位,对改革存在的争议进行梳理,为下文我国铁路运输法院的的案件管辖制度的构建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从已经进行试点改革的铁路运输法院中挑选出广东、上海、河南、陕西四地两级法院进行比较分析。本章主要立足调研报告的内容,对四地两级铁路运输法院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各种试点改革后各自的案件管辖范围的共通之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探索,总结改革的经验教训,为下一章节案件管辖制度的构建提供依据。
  第三部分,通过上一章节得出的结论,将这些结论用来建立我国铁路运输法院的案件管辖范围的坐标系,横坐标是基本原则,是指我国在构建铁路法院案件管辖范围时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纵坐标是基本要素,是直接在构建铁路法院案件个范围时需要考虑的具体现实因素。横坐标和纵坐标一起构成了一个合理有序的坐标体系,这一坐标体系既是对过往改革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其它法院构建案件管辖范围的指导。
  第四部分,以四川地区两级铁路运输法院为例,按照前文所提出的坐标系为指引,提出自己对构建铁路运输法院案件管辖范围的建议。
  第五部分,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一些需要明确的其他问题进行简单的说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