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降低了企业风险吗?——基于短贷长投和信贷获取的视角
【6h】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降低了企业风险吗?——基于短贷长投和信贷获取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本文框架及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需求动因

2.2 企业风险

2.3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风险

2.4 文献评述

3. 相关概念与研究假设

3.1 重要概念解析

3.2 理论基础

3.3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4.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5. 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相关系数分析

5.3 实证结果及分析

6. 稳健性检验

6.1 倾向得分匹配法

6.2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动态影响

7. 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展开▼

摘要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董责险)是董事、监事及高管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因工作疏忽、行为不当被追究责任时,由保险公司赔偿法律诉讼费用,及承担其他相应民事赔偿责任的保险(宋一欣和孙宏涛,2015)。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70年代—90年代的美国被认为是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我国大陆地区直到2002年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提出“经股东大会批准,上市公司可以为董事购买责任保险,”至此才正式引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起步相对较晚。美国是董责险的主要市场,超过90%的美国上市公司为高管投保。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有20万人以上的适保对象,而董责险投保率仅为8%左右。作为转移管理者职业风险的重要途径,董责险在公司运营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现有研究存在分歧。郑志刚等(2011)、许荣等(2012)认为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有助于提升公司治理效率,降低管理者代理成本。Lin等(2011)、贾宁和梁楚楚(2013)、Jia和 Tang(2015)等则认为董责险会加剧企业的道德风险,增加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对企业价值产生负面影响。那么,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在我国公司治理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贷款银行会有怎样的反应?对公司风险产生了什么影响?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为了考察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短贷长投”、信贷获取和企业风险的影响,首先对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包括了董责险需求动因、企业风险、董责险与企业风险三个板块的相关文献。然后对相关的概念及理论进行分析,并提出本文的三个假设。接下来进入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包括对董责险的购买情况以及主要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回归结果的分析,最后还采用了倾向得分匹配和动态视角分析缓解本文内生性。
  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公司购买董责险后,进行了更多地“短贷长投”;第二,公司购买董责险后,银行贷款尤其是短期贷款明显减少;第三,购买董责险后,企业的经营风险更高。本文研究发现表明,在我国制度背景下,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没有起到风险治理的作用,反而诱发管理者更多的风险决策,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
  本文贡献在于:第一,通过考察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短贷长投”、信贷获取和经营风险等方面的影响,揭示董责险诱发了管理者的高风险决策行为;第二,发现在我国董责险对上市公司没有发挥风险治理的作用,反而为管理者的高风险行为“松绑”,对于政府相关的政策制定、完善具有一定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