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韩少功小说创作与巫楚文化释论
【6h】

韩少功小说创作与巫楚文化释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第一章 韩少功回归楚文化背景研究

第一节 焦虑中的寻找

第二节 进步的回退

一 西方魔幻现实主义的中国式吸收

二 个人记忆体验的历史化

第二章 楚文化巫诗传统下的审美文化心理

第一节 巫性思维方式

第二节 万物皆灵的自然观

第三章 巫诗传统对小说文本的影响与意义

第一节 巫诗虚幻的表达方式在文本中的体现

一 梦幻的奇异展现

二 时空的交错穿梭

第二节 游离叙事原则在小说中的运用

第三节 共通的艺术审美意蕴——怪诞

一 原始遗存的苍老冷峻

二 野性情感的浪漫激烈

三 审美的悖离走向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在全球文化时代的背景下,世界文学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如何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保持文学的民族化特征成了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80年代的文化热潮是中国知识分子对民族文化的一次大规模回归,韩少功是“寻根”文学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作家,今天我们重读其在“寻根”阶段的小说创作,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中国当代文学如何回归传统,如何走向世界。
   本文认为韩少功80年代的“寻根”系列小说及90年代的长篇著作《马桥词典》都得益于楚文化的浸染,因此本文将以韩少功这一部分的小说作品为研究对象来进行阐释。
   本文第一章巫楚文化的濡染与回归,从社会环境、文学环境及作者自身的人生经历三个方面对韩少功“寻根”系列作品为什么会选择以巫楚文化为突破点的原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释;第二章巫诗传统下的审美文化心理,本文认为巫楚文化对韩少功创作的影响表现为文学创作的审美文化心理,本章从巫性思维方式、万物皆灵的自然观两个方面对这一部分进行了阐释。第三章阐述楚文化的巫诗传统对韩少功“寻根”系列小说文体特征的影响。通过对韩少功这一系列小说与巫楚文化关系的阐释,我们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和一个艺术精灵的不倦寻找,从而促进对韩少功小说创作的重新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得到一个验证:韩少功对小说文本的“民族性”回归,也是我们今天应该继续走下去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