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性别差异研究
【6h】

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性别差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插图和附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 初中阶段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的调查与分析

2.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2.3 成绩统计分析

2.4 个案分析

第三章 初中男女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差异形成的原因

3.1 生理和智力因素的分析

3.2 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分析

3.3 外部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第四章 教学对策和建议

4.1 教师要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

4.2 把握男女生数学学习表现不同,实施“因性施教”

4.3 及时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升学生培养质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展开▼

摘要

差异研究是教育研究中最古老和最基本的内容,关于两性的数学学习差异研究也一直是国际数学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就多次召开了以“性别与数学教育”和“中学数学学习性别差异”为主题的研讨会。近年来PISA、TIMSS、PIRLS等大型的国际学生学习能力评价项目,对学生的数学能力、科学素养和阅读能力进行了测试分析,也得出了基于学生测试成绩的数学能力性别差异分析。同时,作为一线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学习性别差异也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似乎男生在解决较高水平的数学问题时优于女生,男生在数学学习的整体状况上要更好于女生。笔者出于提高数学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的,对所在初中学校一个年级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了跟踪分析,试图探索两性的数学学习差异、查找原因、找到对策,为教师选择合理的教法,引导学生形成合理学法提供一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本文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为了解初中男女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对某年级初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分析了其初中三年的数学成绩,发现男女学生在数学学习信念、兴趣、态度,以及数学解题的认知能力上存在很大差异;根据成绩分析发现,男生在平均分、绝对优生人数上都优子女生,但男生数学学习的两级分化情况也更严重;
   2.对任教的部分学生进行了访谈,进行了跟踪分析,对学校的新手教师、有经验教师、专家教师代表进行了初中生性别差异方面的访谈。经过访谈发现,学习兴趣是学好数学基础,男生更喜欢推理演绎、女生更优于精细计算和细节把握;而老师更喜欢与男生探讨数学问题,但老师们都认为初中男女生间不存在显著的数学能力差异,更多是数学学习方式上的不同;
   3.提出了造成初中数学性别差异的原因:包括大脑发育和激素水平的不同、青春期发育的差异、记忆方式和思维能力的不同、数学认知方式的不同、以及学校外部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就社会文化环境而言,包括了男女的收入状况、教育水平、健康状况和政治地位等方面的差异。
   4.基于前面调查、访谈、以及原因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弥补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的思路:教师要以点燃学生数学学习热情为起点,进一步激发男生在逻辑思维、空间想象上的优势,并有效弥补其只重结果忽视过程的不良学习习惯;要进一步激发女生在直觉思维上的优势,重视数学规律探寻,引导其关注数学结构,并不断改善与女生的教学交往,搭建密切合作、平等交流、自主学习的平台。
   由此,广大初中数学教师要明确,初中数学学习不是“精英教育”,而是“普识教育”,我们工作目的是,要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让每一个学生在数学领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个性生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