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儒家“温柔敦厚”美学思想研究
【6h】

儒家“温柔敦厚”美学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 “温柔敦厚”的核心内涵

1.1 “温柔敦厚”的释义

1.2 诗的起源与性质、概述

1.3 “温柔敦厚”诗教的确立

2 历史地理环境与“温柔敦厚”诗教

2.1 地理环境与“温柔敦厚”

2.2 传统血缘宗族制度与“温柔敦厚”

2.3 中国君主制政治生态需求与“温柔敦厚”

3 “温柔敦厚”的充实与延伸

3.1 唐宋时期

3.2 元明清时期

4 “温柔敦厚”与其它审美范畴之比较

4.1 “温柔敦厚”与“隐秀”

4.2 “温柔敦厚”与“古雅”

4.3 “温柔敦厚”与“圆美’’

4.4 “温柔敦厚”与西方美学中的“静穆”

5 “温柔敦厚”与道家、佛教审美观的比较

5.1 “温柔敦厚”与道家审美观

5.2 “温柔敦厚”与佛教审美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宗白华说:“美是丰富的生命在和谐的形式中。”中国人寻求“和谐美”的过程中,无论是人格美、艺术美以及自然美等都要考量中国这一独具特色的审美——内外统一、谦谦君子式的心理诉求。“温柔敦厚”作为这一诉求的突破口贯穿着中国美学的始终。
  为了系统理解“温柔敦厚”美学思想,本文主体分为五章。从词义、词源考证出发,详细阐释“温柔敦厚”作为多音节词,在审美范畴内,其本源意义相关性与诗教传统的形成过程。运用大量文献资料作为研究基础,探究其发展历史与具体概括性,从历时性与共时性统一的角度彻底理解“温柔敦厚”美学思想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同时为了进一步厘清“温柔敦厚”独特的美学意义,本文将“温柔敦厚”与其他美学范畴作了较为详细的对比性研究。在对比性研究中,本文着重厘清“温柔敦厚”与“古雅”,温柔敦厚”与“隐秀”,柔敦厚”与“圆美”,“温柔敦厚”与西方之“静穆”之关联,以此进一步加深对“温柔敦厚”美学思想的理解。然而,“温柔敦厚”作为儒家诗教核心,它不仅仅表现在儒家诗教之上,同时作为中国古典艺术理论,在其它艺术门类上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后,“温柔敦厚”在儒教经典诗教基础上存在着道家与佛教的关联性,开始积极吸收佛道经典,走向儒释道三家一体的道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