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第三次康藏纠纷研究(1930-1940)
【6h】

第三次康藏纠纷研究(1930-1940)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论文的框架、使用资料及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康”与“西康”

1.4.2 “康藏纠纷”

2 第三次康藏纠纷的爆发及国民政府的应对

2.1 第三次康藏纠纷前的国内外局势及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的关系

2.1.1 第三次康藏纠纷前的国内外局势

2.1.2 英国及英印政府影响下的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间的关系

2.2 第三次康藏纠纷的缘起

2.3 国民政府对康案的调解——以唐柯三的入康调停为中心

2.3.1 唐柯三正式调停前的西康局势

2.3.2 唐柯三在康调停及失败

2.4 刘文辉对康案的办理及大白事件的最终解决

3 第三次康藏纠纷中的各方博弈

3.1 南京国民政府在干预康藏事务方面“力有不逮”

3.2 西藏地方在第三次康藏纠纷中的态度及考量

3.2.1 达赖喇嘛的新政与“班达纠纷”

3.2.2 西藏地方政府在康案调停中的主张

3.3 川康地方政府对于康案的影响

3.3.1 川康政局对康案的影响

3.3.2 刘文辉对康案的影响

3.4 康籍人士对于大白事件的认识及影响

3.5 英国及英印政府对于“康藏纠纷”的干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民国肇建,中央政府忙于政治的争斗以及东南地区的政治整合,对边疆地区控制大为松弛,致使地方势力活跃,地方主义甚嚣尘上。其时,同为地方政府的川边(西康)、西藏之间,先后爆发了三次冲突甚至战斗,史称“康藏纠纷”。
  1930年6月西康地区甘孜县大金寺、白利土司为争夺寺产而发生械斗,县知事韩又琦延请驻康的川军入甘孜防范,大金寺则向驻德格的藏军德墨色代本请援,康藏两军遂进入对峙之态。康军排长李哲生的阵亡打破了僵持的局面,康藏双方交火,揭开了第三次康藏纠纷的序幕。
  在南京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的一再敦促下,同为地方军队的康军率先撤军,藏军却暗中增兵备战。随后藏军进攻驻甘康军,并将康军逼退至炉霍一线待援。蒙藏委员会一面电饬达赖喇嘛停止进攻,一面派员与西藏方面谈判。刘文辉、唐柯三等地方、中央要员建议以武力解决事端,而中央政府从恢复与西藏地方政府关系正常化的大局出发,希望能和平解决纠纷。在这样的背景下,唐柯三通过助手刘赞廷,与藏军琼让代本签订了《八项条件》,由此引起西康民众与刘文辉的强烈反对。
  蒙藏委员会特派员唐柯三的“赴康调停”,是国民政府直接干预康藏事务的尝试,但由于中央政府“力有不逮”,西藏地方亦消极应对,唐柯三在寻求与刘文辉“事权统一”的努力也未成功,加之康区民众的切身体验与国民政府“五族共和”观念之间存在着难以协调的矛盾,受限于上述因素,唐柯三的“调停”以无果而终。
  1932年,随着康军旅长马骕的遇害及余松琳的率部入康,“巴安事件”的发生,以及藏军对巴安及青海玉树地区的进攻,第三次康藏纠纷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藏军因战线的拉长及战斗力的减弱,遭到青、康地方军队的联合反击并最终失利。随着康藏“岗托协议”及青藏“青藏合约”的签订,康藏之间暂告安定。而1940年大白事件的处理善后才最终完成,可以将之视为第三次康藏纠纷的彻底结束。
  第三次康藏纠纷,实际上是在南京国民政府初建,尚未完成对四川、云南等内地省份的政治整合,更远未能建立对于边疆地区如西藏、新疆的政治权威,甚至于有外蒙宣告所谓“独立”的历史背景下,川边(西康)、西藏地方由于教俗产权之争而扩大的军事冲突。随着康、藏两方冲突的加剧,国民政府不断商议并派出特派专员赴康“调解”,但收效甚微,进而使得青海省等地方政府也卷入“纠纷”。由于国外势力的幕后支持与唆使、怂恿,使得“纠纷”陷入更加复杂的局面。此外,康区的部分民众为了家园安宁,也积极参与了纠纷的解决。
  最终,在历经多方(中英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康藏青等地方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多领域(如断断续续的政治协商、出尔反尔的军事冲突、沸腾起伏的舆情民意)、多年的博弈之后,“第三次康藏纠纷”方得顺利解决,康、藏、青恢复了和平,各地僧众、民众返回家园。康藏双方划江(金沙江)相安无事的局面,直到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进藏才宣告结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