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公平政策框架中女性群体的“出现”与“消失”审思
【6h】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公平政策框架中女性群体的“出现”与“消失”审思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澳大利亚男女关系的历史背景

1.1.2 非传统领域中的女性成为公平群体之一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教育公平

1.2.2 公平政策框架

1.2.3 “公平群体”中的“女性群体”

1.2.4 性别公正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现状分析

1.4.1 国内外关于澳大利亚女性高等教育的研究综述

1.4.2 国内外关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政策的研究文献综述

1.4.3 已有研究成果简评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澳大利亚早期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

2.1 历史当中的澳大利亚

2.2 澳大利亚女子教育发展萌芽时期(19世纪80年代到二战前夕)

2.3 女子教育的崛起(二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

2.4 发展原因

2.4.1 外部原因

2.4.2 内部原因

3 女性群体的“出现”

3.1 《给每个人的公平机会》

3.1.1 前所未有的机遇——道金森的市场化改革

3.1.2 市场化与公平理念——《给每个人的公平机会》的出台

3.2 女性群体在公平群体中的“出现’’

3.2.1 六个“公平群体”的认定

3.2.2 女性群体“出现”原因

3.3 高等教育公平政策的实施与社会互动影响

4 女性群体的“消失”

4.1 尼尔森改革相关政策出台过程及内容

4.1.1 高等教育公平政策的稳定实施

4.1.2 高等教育的又一次革命——尼尔森的高等教育改革

4.2 女性群体在公平群体中的“消失”

4.2.1 女性进入职场——家庭教育者角色的缺失

4.2.2 谁成了弱势群体——男性传统地位的动摇

4.3 2003年尼尔森改革至今公平政策与社会互动影响

5 审思公平政策框架中女性群体的“出现与消失”

5.1 性别公正与政策选择的冲突与调和

5.1.1 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政策的冲突

5.1.2 政策的转变与女性的地位

5.2 公平政策框架背后的社会性别文化诱因

5.2.1 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冲突

5.2.2 女性自身角色多元化产生的冲突

5.2.3 将性别意识纳入教育政策和制度中

6 澳大利亚女子高等教育公平政策发展的启示

6.1 澳大利亚女子高等教育发展仍面临的问题

6.1.1 专业分布过于集中——打破传统有多难?

6.1.2 四个公平群体中的女性——难上加难

6.1.3 女性管理者——少之又少

6.1.4 女性工作的待遇——不成比例

6.2 反思我国女子高等教育

6.2.1 改变原有观念,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

6.2.2 女性职业待遇提高。反对隐形性别歧视

6.2.3 社会性别公平化在高等教育政策上的体现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澳大利亚是一个只有两百多年发展史的国家,但是其教育的发展速度却十分迅速,这与其注重公平是离不开的。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针对澳大利亚本身的社会状况,联邦政府出台了《给每个人的公平机会》(A Fair Chance ForAll),从而奠定了澳大利亚公平政策的框架,规定了六个需要特殊保障的公平群体,包括了非传统领域中的女性群体,低社会经济收入群体,偏远山村群体,残疾人群体,非英语背景群体和土著人群体,要求大学对这些群体的保护,扩大他们在大学内乃至研究生中的人数比例。随着保护及监督力度的加大,2003年中非传统领域中的女性群体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已经得到了飞速发展,甚至超过了其同龄男性的人数,故而在霍华德领导的政府的保守政策引导下,于尼尔森的高等教育改革中,把性别从公平群体中的指标中去除,还有学者要求将男性纳为额外的公平群体,此争议一直延续至今。虽然在公平群体中“消失”,在“回归家庭”的保守政策中女性群体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减缓了发展速度,而最主要的问题是在男性传统优势专业领域中的女性人数仍然占有劣势,而女性传统优势专业,例如护理、教育、社会人文等专业领域中的男性比例也不及女性,也就是说在高等教育之后的个领域中男性与女性仍处于性别隔离的不平衡状态。本文从政策社会学的角度对非传统专业领域中的女性群体从快速崛起,到被遏制,然后再一次突破障碍的政策发展轨迹中,特别是对其社会性别文化基础及其公平政策与社会互动影响进行研究。
  本文正文部分回顾了澳大利亚女子高等教育发展轨迹,以及非传统领域女性群体在政策框架中的“出现”与“消失”的原因及影响。通过相关政策的呈现,分析利益群体与政策的互动等,剖析产生“出现”与“消失”背后文化诱因,因澳本身社会文化中女性的固有形象导致非传统领域中的女性群体没有得到应有的平等的教育机会与资源。家庭结构的变化并未因社会整体女性地位的提升而随之产生变化,以及高等教育专业分布中的性别隔离现象等,因此,只有将社会意识纳入到政策决策机制,高等教育领域中所出现的性别不公正的情况才能够得以改善。

著录项

  • 作者

    刁娟;

  •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
  • 学科 高等教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烨;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49.611;
  •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公平政策; 女性群体; 澳大利亚;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18:05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