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服务性学习实践研究——以向日葵图书馆项目为例
【6h】

大学生服务性学习实践研究——以向日葵图书馆项目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他山之石:境外大学生服务性学习的发展

2.1 美国服务性学习的源起与发展

2.2 美国服务性学习的制度化发展

2.3 美国服务性学习的三个基本理论

2.4 服务性学习在中国的现状

3.一个大学生服务性项目的跟踪调查

3.1 规划环节

3.2 培训环节

3.3 服务与反思环节

3.4 评价环节

4.“局内人”眼中的服务性学习

4.1 “我”参与的一次社区服务性活动

4.2 志愿者的实践感悟分析

4.3 团队中的小故事

5 大学生服务性学习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中国政府强调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型,志愿服务、公民社会等提法越来越多。在教育界,要求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社会需要更有责任心的公民、学校需要提高教育质量,社会与教育界的共同诉求使得“服务性学习”(service-learning)日益受到重视。服务性学习的概念传入中国已十多年,但仍然是说得多,做得少。中国大学生参与服务性学习的可能途径有哪些?大学生服务性学习在实践中存在哪些困境?怎样才能保证大学生如何参与服务性学习?服务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在实践中会遇到怎样的困难?本研究在对国外服务性学习理论和实践进行整理的基础上,通过跟踪一个大学生服务性学习项目的实践全过程,尝试回答以上问题。
  本研究的第一部分通过对社会背景和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的分析,提出大学生服务性学习的实践及其制度保障是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研究的重点是探讨中国大学生服务性学习可能的实践路径。
  第二部分是对国外服务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的整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整理境外的先进经验,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服务性学习的内涵、实践路径与制度保障,进而更好地认识当前我国大学生服务性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可能的突破口。
  第三部分则是对一个大学生服务性学习项目进行全程跟踪调查,从结构性和能动性两个方面对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描述和分析。在结构性方面,主要描述项目结构的形成与运作;在能动性方面,主要从项目管理和学生反应两方面进行。
  通过服务性学习项目的具体实践过程,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服务性学习的社会需求和个人动机都非常强烈,在资源供给方面有较为充裕的空间,但相关的制度保障还非常薄弱。制度性资源供给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大学生服务性学习发展的最大问题。
  最后,在调研的基础上,本研究认为社会资源整合与课程组织化、制度化是中国大学生服务性学习实践发展的未来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