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DNA疫苗脂质体、壳聚糖复合物的制备及免疫效果研究
【6h】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DNA疫苗脂质体、壳聚糖复合物的制备及免疫效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1.前言

2.实验材料

3、实验方法

4.结果与分析

5.讨论

6.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对禽传染性支气管炎(IB)DNA疫苗脂质体、壳聚糖复合物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制备了IB的脂质体/DNA、壳聚糖/DNA及脂质体/(pDNAIL-2+DNA)复合物(pDNAIL-2为鸡白介素-2真核质粒)三种DNA疫苗,免疫7日龄健康雏鸡,以裸IBDNA疫苗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和间接ELISA试验分别对宿主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类CD4+、CD8+和特异性抗IBV血清IgG的动态变化进行检测,并在免疫后35天以IBV强毒株进行攻毒保护实验。 IBDNA疫苗复合物制备工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卵磷脂与胆固醇摩尔比为5∶4、1ml乳化水脂质用量40mg、阳性材料SA占卵磷脂的摩尔数为1/5、有机相与无机相体积比为2∶1时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可得到形态规则、包封率高的脂质体/DNA复合物混悬液,且脂质体与质粒DNA的结合比为20∶1;壳聚糖DNA疫苗复合物的制备工艺为:0.4%壳聚糖溶液与质粒DNA以10∶1质量比采用复凝集法混合。 以不同免疫佐剂的IBDNA疫苗经肌肉注射(I.M)免疫健康雏鸡,检测免疫鸡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数及血清中特异性抗IBV血清IgG动态变化。结果表明:CD4+、CD8+T淋巴细胞数量,除pDNAIL-2/DNA疫苗组仅略高于对照组外,其他试验组均与DNA疫苗对照组有差异(P<0.01或P<0.05);在诱导特异性IBV血清抗体方面,试验组的IgG水平高于对照组,但仅脂质体/(pDNAIL-2+DNA)疫苗组在10d时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各试验组间,脂质体/pDNAIL-2+DNA疫苗组的CD4+T淋巴细胞数量高于pDNAIL-2/DNA疫苗(P<0.01)和壳聚糖/DNA疫苗组(P<0.05),及脂质体/DNA疫苗组高于pDNAIL-2/DNA疫苗组(P<0.05);脂质体/pDNAIL-2+DNA疫苗诱导的特异性IgG在10d时高于pDNAIL-2/DNA疫苗组(P<0.05),其它情况下组间均无显著差异。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对强毒的抵抗力脂质体/pDNAIL-2+DNA疫苗=脂质体/DNA疫苗>pDNAIL-2/DNA疫苗=壳聚糖/DNA疫苗>裸DNA疫苗,表明佐剂不仅能增强DNA疫苗诱导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的能力,特别是细胞免疫反应,而且它们所介导的免疫反应对保护宿主抵抗强毒的攻击中,脂质体的作用强于壳聚糖。 以脂质体/DNA和壳聚糖/DNA疫苗经滴鼻或眼途径(I.N)免疫雏鸡后的细胞免疫反应检测结果表明,壳聚糖介导DNA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的CD4+T淋巴细胞数在免疫10d后高于脂质体/DNA疫苗组,但二者仅在第15d有显著差异;脂质体/DNA疫苗组的CD8+T淋巴细胞数在免疫后5d即达到最大值,而壳聚糖/DNA疫苗组则在第15d,且二者间无显著差异;壳聚糖/DNA疫苗诱导的特异性IBV血清抗体IgG水平仅略高于脂质体/DNA疫苗组;而对强毒的抵抗力脂质体/DNA疫苗大于壳聚糖/DNA疫苗。由此表明,DNA疫苗经粘膜免疫途径也能刺激机体产生较强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且脂质体介导的DNA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比壳聚糖强。 本研究为IBVDNA疫苗制备工艺研究和实用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其中脂质体和壳聚糖及分子佐剂对DNA疫苗免疫增强效果的比较研究,以及壳聚糖和脂质体分别经不同免疫途径对DNA疫苗免疫增强效应的研究国内外均未见报道,可为其它DNA疫苗免疫研究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