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对鸭肠道菌群结构和呼吸道6种菌数量的影响
【6h】

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对鸭肠道菌群结构和呼吸道6种菌数量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本文创新性研究工作

文献综述及选题目的和意义:第一章病原微生物感染对呼吸道正常菌群影响及肠道正常菌群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

引言

1.病原微生物感染对呼吸道正常菌群的影响

2.肠道正常菌群及其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3小结

4实验研究目的及意义

Abstract

实验研究:第二章肠炎沙门氏菌不同途径感染鸭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特征的初步分子解析

摘要

引言

1材料

2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小结

Abstract

实验研究:第三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肠炎沙门氏菌感染鸭呼吸道6种菌数量的变化规律

摘要

引言

1材料

2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讨论

5小结

Abstract

结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 谢

作者简介以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enteritidis,S.enteritidis)是一种常见的泛嗜性人畜共患病原菌,为无宿主特异性而有侵害性的病原菌之一。本研究对肠炎沙门氏菌经不同途径感染鸭呼吸道中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和肠球菌进行定量研究并应用ERJC-PCR技术对感染鸭肠道菌群结构的多样性和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分析,获得了以下结果: 1.应用FQ-PCR方法对致病性肠炎沙门氏菌经不同途径感染7日龄鸭呼吸道内六种菌属数量的动态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各攻毒途径感染鸭呼吸道内这六种菌群除乳酸杆菌在个别检测时间段呈阴性,其他五种菌均能在呼吸道内检测到;而双歧杆菌属细菌含量(2.83±0.3-4.446±0.49)为检测的六中菌属中细菌含量最低的。大肠杆菌属细菌数量出现峰值的时间顺序为皮下组(攻毒后8h)>口服组(攻毒后24h)>滴鼻组(攻毒后48h);葡萄球菌属细菌整体含量高低顺序为滴鼻组(8.37±0.29-10.54±0.23)>口服组(7.41±0.31-9.66±0.24)>皮下组(7.06±0.41-8.76±0.45);其他四种菌属细菌受攻毒途径影响的动态变化趋势相似,且波动剧烈程度依次为皮下组>口服组>滴鼻组。表明细菌失调程度与肠炎沙门氏菌感染途径密切相关。 2.应用ERIC-PCR方法对临床健康对照鸭和不同途径感染致病性肠炎沙门氏菌鸭各肠段中细菌菌群结构的多样性和动态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临床健康对照鸭肠道菌群结构相对稳定,ERIC-PCR条带数量以盲肠最多,其次是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直肠最少。感染鸭肠道菌群失调程度与其感染途径密切相关,其中以皮下感染鸭最为明显,其次是口服感染鸭,而滴鼻感染鸭没有明显变化。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等)成为感染鸭的优势菌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