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两株携带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蛋白抗原区域的减毒沙门氏菌的构建与免疫规律研究
【6h】

两株携带猪流行性腹泻病毒S蛋白抗原区域的减毒沙门氏菌的构建与免疫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PEDV研究概述

1.1 病毒的形态结构

1.2 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1.3 PEDV S基因及S蛋白

1.4 PEDV细胞受体研究

1.5 PEDV致病机理

1.6 PEDV流行情况

2 PEDV预防研究进展

2.1 PEDV灭活苗

2.2 PEDV弱毒苗

2.3 PEDV基因工程疫苗

2.4 抗PEDV抗体

2.5 PEDV单链抗体

2.6 抗PEDV植物提取物

3 减毒沙门氏菌作为DNA疫苗载体的研究

3.1 沙门氏菌的入侵机制

3.2 减毒沙门氏菌作为DNA疫苗载体的研究

3.3 减毒沙门氏茵作为DNA疫苗载体的应用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部分

1 材料

1.1 菌株、毒株及实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PEDV S499-650、S499-789基因的克隆

2.2 重组质粒pVAX-S499-650、pVAX-S499-789的构建

2.3 携带PEDV S499-650、S499-789基因的减毒沙门氏菌的构建

2.4 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2.5 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的免疫学特性研究

2.6 实验数据的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PEDV S499-650、S499-789基因的克隆

3.2 重组质粒pVAX-S499-650、pVAX-S499-789的构建

3.3 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的鉴定

3.4 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3.5 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的免疫学特性研究

4 讨论

4.1 目的基因的选择

4.2 关于减毒沙门氏菌及质粒的选择

4.3 目的基因在体内外的表达

4.4 关于重组疫苗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分析

4.5 关于重组疫苗的仔猪免疫原性研究

4.6 关于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以呕吐、腹泻、脱水和哺乳仔猪高致病率、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接触性肠道传染病,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PEDV的S蛋白是诱导产生保护性中和抗体的结构蛋白。本研究进行了S蛋白抗原区域的筛选,分别构建了携带PEDV S蛋白主要抗原区域S499-650和S499-789区域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疫苗,并以小鼠和仔猪为模型进行了口服免疫规律研究。
  1.S基因的两种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根据GenBank中PEDV SC-L株S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并克隆了S499-650、S499-789基因,并分别将S499-650、S499-789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VAX1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S499-650、pVAX-S499-789,然后转染COS-7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及Western-blotting进行了蛋白表达鉴定,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可在COS-7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表达的蛋白可与兔抗PE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证明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
  2.两株携带S基因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将真核表达质粒pVAX-S499-650、pVAX-S499-789分别电转化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构建了重组减毒沙门氏菌菌株SL7207(pVAX-S499-650)、SL7207(pVAX-S499-789)。将这两株重组菌株分别以1×109 CFU/只剂量口服免疫小鼠,对重组菌株在小鼠体内的稳定性、携带目的基因在体内的转录、小鼠体内的增殖、对小鼠的安全性等菌株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L7207(pVAX-S499-650)、SL7207(pVAX-S499-789)两株口服菌株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携带的目的基因可在肠道组织内转录;重组菌在小鼠肝、脾中增殖约5周后逐渐被机体清除;重组菌株对小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可作为PEDV S基因不同抗原片段的呈递载体,为后续开展两种菌株的猪体口服免疫效果比较研究奠定了基础。
  3.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的口服免疫原性研究
  将15头仔猪,分成5组,分别以1×1012 CFU/头剂量口服免疫重组菌株SL7207(pVAX-S499-650)、SL7207(pVAX-S499-789),同时设PEDV灭活苗阳性对照免疫组和SL7207(pVAX)、PBS阴性对照免疫组,两周后加强免疫一次。在首免第0、2、4、6周采集免疫仔猪血清样品及黏膜样品,测定血清IgG与肠道黏膜抗体IgA的动态规律与中和活性、血清细胞因子IFN-γ、血清IL-4,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SL7207(pVAX-S499-650)、SL7207(pVAX-S499-789)可诱导产生一定水平的血清IgG、黏膜IgA,且抗体具有良好的病毒中和活性,其中,口服疫苗诱导体液IgG的能力不如灭活苗,但诱导黏膜IgA的能力优于灭活苗;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则表明SL7207(pVAX-S499-650)、SL7207(pVAX-S499-789)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有效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血清中细胞因子测定显示:SL7207(pVAX-S499-650)、SL7207(pVAX-S499-789)可激发IFN-γ的分泌,但对IL-4的分泌无明显刺激作用,表明二株口服疫苗菌株主要诱导Th1型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后续将在攻毒保护试验方面继续深入完善评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