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域文化对彭州灾后重建仿古建筑形制的影响——以海窝子仿古建筑为例
【6h】

地域文化对彭州灾后重建仿古建筑形制的影响——以海窝子仿古建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仿古建筑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地域文化

2.1.2 古典建筑

2.1.3 建筑形制

2.1.4 仿古建筑

2.2 古典建筑特征

2.3 仿古建筑的发展过程

2.4 仿古建筑的表现手法

2.4.1 外西内中式

2.4.2 外中内西式

2.4.3 中西结合式

2.4.4 符号式

3.海窝子地域文化分析

3.1 良好的地理环境

3.2 悠久的历史文化

3.3 共存的宗教文化

3.4 传统的农耕文化

3.5 浓厚的民俗文化

3.6 影响深远的外来文化

3.6.1 潜移默化的旅游文化

3.6.2 快速植入的援建文化

4 地域文化对海窝子仿古建筑形制的影响

4.1 四川传统民居建筑特点

4.2 海窝子传统民居建筑特点

4.3 地域文化对海窝子重建仿古建筑的影响

4.4 海窝子景观和景观建筑及仿古建筑支撑体系

4.4.1 景观和景观建筑

4.4.2 海窝子仿古建筑支撑体系与节点构造

5.结论与讨论

6.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变化,我国各地真正意义上的古建筑逐渐消失,而民族化与地域化的诉求使仿古建筑日加兴盛。仿古建筑通过对建筑外部造型和细部的雕饰,迎合人们对古典建筑韵律美、对称美、动态美等形式美的追求。其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反应了社会和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勿论仿古建筑体量大小与营造质量的高低,均满足人们猎奇心,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历史责任心和民族自豪感的驱动下,利用传统古典建筑的资源,通过传统建筑的符号促使新式仿古建筑的产生,从而在形式上体现社会文化的同时体现历史特征和民族风格。
  目前,国内研究仿古小镇建设的人很多,但类似遭受地震等自然灾害后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仿古小镇整体打造的研究较少。本文在查阅大量仿古建筑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梳理了地域文化、古典建筑、仿古建筑等相关概念,通过分析仿古建筑的沿革,探索其成因和表现方式,运用文献法、案例研究、实地调查等方法分析海窝子传统文化与援建等人员带来的外来文化发生的碰撞和融合,及其对灾后重建中建造逻辑的影响,探讨了海窝子仿古建筑支撑体系和戏台等景观建筑表现手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强调视觉效果,立足于建成适宜远观的艺术品类的仿古建筑群,以期通过色彩和空间引起人们感情共鸣。(2)建筑体量没有较大的差别,不同收入家庭的庭院平面布局基本相同,没有建筑等级差别。(3)受佛教和岭南等文化影响较大,寺庙周边建筑的色彩和雕饰内容呈现出异于主街其他区域的特点;戏台呈现出岭南特色。(4)建筑风格多样,艺术形式功能大于建筑功能。(5)施工工艺简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