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蒲江邛崃唐代佛教摩崖造像的题材和编年
【6h】

蒲江邛崃唐代佛教摩崖造像的题材和编年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蒲江邛崃唐代佛教摩崖造像调查概述

第二章 蒲江邛崃唐代佛教摩崖造像的题材、类型和编年

第三章 四川唐代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与当地佛教美术的关系

第四章 结语

后记

参考资料和书籍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声明

感谢

展开▼

摘要

佛教经西土传来,佛教美术遂兴起于北方中原,南北朝最盛,初唐盛唐连续中兴。隋唐开始,摩崖造像延及西南蜀地,有广元千佛崖佛教造像群代表作品。公元845年武宗灭佛,佛教美术在作为经济政治中心的中原开始渐衰;晚唐以后,北方中原已经没有石窟造像作品出现。与此不同的是,其在四川地区却出现了复兴的现象,佛教摩崖造像延续至五代,以至于到宋代出现了大足石刻这样的中兴现象。在对成都周边即蒲江邛崃等地佛教摩崖造像将近四年的实地调查中,通过对基础资料的采集和归纳,一定程度地证明了这一复兴过程。对石窟造像的研究,首先要解决分期和年代的问题,而蒲江邛崃的佛教摩崖造像迄今还没有作过编年和分期以及题材的分类工作。本文依据实地调查的第一手资料,根据有明确纪年的龛窟编年和题材分类,试图建立一个该地唐代佛教摩崖造像的编年。另外,在调查过程中还收集到一些有待解释的题材,即在相关文献中没有记载或在其它地方也未出现过的题材。新的美术题材的出现涉及到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层面和方面,因此,对题材作出合理的解释十分必要。文章也试图对个别龛窟的不明题材进行图象学意义的说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