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研究
【6h】

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绪论

1.1行政区划的概念及研究动态

1.1.1行政区划的相关概念与特征

1.1.2国内外行政区划研究的动态

1.2我国省制(省级行政建制)溯源、特点与定位

1.2.1省制设置的演变

1.2.2省制现有的特点

1.2.3明确省制定位

1.3我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重要性

1.3.1改革省制是现代交通、通讯和管理体制变革的需要

1.3.2改革省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1.3.3改革省制是淡化“行政区经济”现象,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1.4行政区划改革基本理论分析

1.4.1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原理

1.4.2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理论分析

1.4.3运用行政组织理论对省级行政区划进行统筹规划

1.4.4系统论的相关理论对行政区划研究的启示

第二章我国行政区划的比较分析

2.1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历史演变与比较

2.2我国现行行政区划与主要发达国家的比较

第三章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

3.1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现状

3.1.1普通省制区域

3.1.2中央直辖市区域

3.1.3民族区域自治区域

3.1.4特别行政区区域

3.2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管理幅度不均,管理层次多且乱,有悖管理原则

3.2.2省级行政区幅员偏大,且悬殊较大

3.2.3“市管县”体制的严重弊端

3.2.4行政区域边界尤其是省界犬牙交错,破坏了自然经济区域的完整

3.2.5对部分大城市的特殊地位重视程度不够,主动辐射有限

3.2.6政区通名体系混乱

3.3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与我国社会发展水准低和交通通讯条件相适应

3.3.2“市管县”体制在市场经济中的局限性

3.3.3基于政治、军事需要

3.3.4法治基础薄弱

3.3.5行政区划的布局缺乏长远战略规划

第四章 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制约因素及应遵循的具体原则

4.1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制约因素

4.1.1当前行政机构设置与行政管理模式的制约

4.1.2现行经济利益格局的影响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制约

4.1.3长期省籍建制下的传统地域观念过重

4.2省级行政区划改革应遵循的具体原则

4.2.1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协调性

4.2.2保持自然地理单元的完整性

4.2.3区域内交通、通讯网络的通达性和完整性

4.2.4区域经济发展的紧密性

4.2.5区域人文文化现象的近似性

4.2.6区域中心城市的依托性

4.2.7保持县级行政区的基本稳定性

第五章省级行政区划的改革方案构想

5.1理顺政区通名体系,更改不规范的政区专名

5.1.1对省、县、乡级政区通名进行规范

5.1.2对政区专名的规范

5.2划小省区,调整省级行政区划规模的建议方案

5.2.1划小省区,调整省级行政区划规模的思路

5.2.2划小省区,调整省级行政区划规模的具体方法

5.2.3划小省区,调整省级行政区划规模的方案

展开▼

摘要

行政区划的改革,目前已成为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讨论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这一热点的形成,是从广大民众对全国范围内省级行政区划调整的全情关注和热烈探讨发端的,但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现有行政区划的不合理。进一步探究当前行政区划不合理的根源,我们发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已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经济基础的状态,行政区划作为行政管理体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反映出与经济基础不适应的状况。从这一基点看开去,笔者选择了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立论,探讨行政区划的合理化。 行政区划是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具体地说,就是根据国家行政管理和政治统治的需要,遵循有关的法律规定,充分考虑经济联系、地理条件、民族分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区差异和人口密度等客观因素,实行行政区域的分级划分,将国家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系统,并在各个区域设置相应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建立政府公共管理网络,为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明确空间定位。 省,是我国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自元朝始,历经元、明、清及民国,延续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我国行政区划战略的重要内容。 截至2006年底,全国的省级行政区划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34个省级行政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的行政区划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运行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并对我国社会转型的正常演变构成了越来越明显的制约作用,其表现出的主要问题有:省区范围偏大,悬殊较大;管理幅度不均,管理层次多且乱;“市管县”体制弊端日益明显,与市场经济平等竞争、自由联合、互利共赢的宗旨相悖;行政区域边界尤其是省界犬牙交错,破坏了自然经济区域的完整;政区通名体系混乱;对部分大城市的特殊地位重视程度不够。 根据我国行政区划体制存在的问题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广大学术界的深入研究,我国的行政区划改革应本着“小政府、大社会、统一、规范”的指导思想进行和展开,其具体方案为:理顺政区通名体系,更改不规范的政区专名;划小省区,调整省级行政区划的管理规模;减少层次,撤销地级市管县(市)的体制;探索新的设市模式,构建“都市省—都市县—市”三级城市行政区划体系。其目的就是要减少的管理层级,缩小管理规模,统一设置规范,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有效维护国家统一,推动地方相互往来交流和共同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