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脏器间质树突状细胞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变化与作用研究
【6h】

脏器间质树突状细胞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变化与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军医进修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军医进修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英文缩略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进展

综述二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对树突状细胞迁移及免疫应答的调节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小鼠肺脏、肝脏与肾脏间质树突状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分布,了解MODS小鼠肺脏、肝脏与肾脏间质树突状细胞病变以及DC功能相关的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炎症因子在MODS病程中的变化规律与意义,探讨间质DC在免疫紊乱、过度炎症及脏器损伤机制中的影响与作用,为MODS免疫学机制与防治研究提供新的依据。 方法:腹腔注射酵母多糖复制C57BL/6小鼠MODS模型,分为正常对照、3-6小时、12-48小时、5-7日和10-12日组。光镜与电镜观察MODS各期小鼠肺脏、肝脏和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脏器间质树突状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运用免疫学方法检测间质树突状细胞表面标记物CD11c和CD205、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MHC-Ⅱ类分子的表达水平及肺脏中IL-1β、IL-10及CGRP的表达情况。运用RT-PCR法检测趋化因子SLC及其受体CCR7在肺脏中的表达变化情况,判定MODS各期肺间质树突状细胞的迁移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MODS各期外周血CD4+T细胞与CD8+T细胞的数量与比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MHC-Ⅱ分子表达的变化。 结果:间质树突状细胞广泛分布于正常小鼠肺脏、肝脏与肾脏中,数量极少,约占各脏器总细胞数的5-9‰,大部分处于非成熟状态,低表达CD80、CD86与MHC-Ⅱ分子。致伤早期(3-6小时),各脏器功能与病理改变轻微。间质DC显著增生,对CD80、CD86和MHC-Ⅱ分子的表达轻度增加。外周血中MHC-Ⅱ阳性的单个核细胞与CD4+T细胞数均减少,CD4/8比值下降。趋化因子SLC及其受体CCR7在肺组织中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轻度上升。炎症因子IL-1β、IL-10和CGRP在肺组织中阳性细胞数较正常组显著升高;急性损伤期(12-48小时),各脏器出现功能改变,脏器实质细胞损伤较重。间质DC继续保持增生状态,数量略低于致伤早期,但CD80、CD86和MHC-Ⅱ分子阳性细胞数显著上升。外周血MHC-Ⅱ阳性的单个核细胞及CD4+T细胞数显著减少,CD4/8比值明显下降。SLC与CCR7在肺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促炎因子IL-1β在肺内表达继续增多,达到高峰;缓解期(5-7日),脏器功能与病理变化明显减轻。间质DC数量仍高于正常组,但其功能与活性降低并趋于正常水平。外周血MHC-Ⅱ阳性的单个核细胞与CD4+T细胞数均有增加,CD4/8比值回升。肺组织中SLC继续保持上升趋势,而CCR7则开始下降。肺脏炎症因子IL-1β表达显著减少,趋于正常;MODS期(10-12日),各脏器病理改变严重,功能处于衰竭状态。间质DC再一次高度增生,但其对CD80、CD86和MHC-Ⅱ表达显著下降。外周血MHC-Ⅱ阳性的单个核细胞数下降至最低点,CD4+T细胞也明显减少,CD4/8比值显著下降。肺组织中SLC表达水平继续上升,而CCR7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低于正常组。肺内IL-1β阳性细胞数仍处于较低水平,IL-10和CGRP表达显著升高,达到峰值。 结论:1.观察并描述了小鼠肺脏、肝脏和肾脏间质树突状细胞的含量、分布及形态特征。2.脏器间质树突状细胞在小鼠MODS模型各时期中数量及活性的变化与脏器功能和结构的病理变化存在着密切关系,脏器间质树突状细胞的变化可能影响或参与了MODS病程中的免疫失衡与免疫抑制过程。3.趋化因子SLC及其受体CCR7可能是影响MODS小鼠肺脏间质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CCR7表达水平可以作为估价间质树突状细胞迁移活性和机体免疫应答水平的一个指标。4.肺间质树突状细胞的活性和数量的变化与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表达的变化在MODS病程中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和规律性,间质DC可能对脏器中的炎症因子具有一定的影响或调控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