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rs-fMRI的难治性抑郁症脑功能自发活动研究
【6h】

基于rs-fMRI的难治性抑郁症脑功能自发活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难治性抑郁症研究现状

1.2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概述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难治性抑郁症脑功能网络分析

2.1 前言

2.2 被试情况与分析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难治性抑郁症低频振荡分频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

4.1 本文总结

4.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抑郁症(depression)是以持续的情绪低落、悲观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常见的情绪障碍,该病具有发病率高、自杀率高的特点。尽管现代医学技术和手段的发展,对抑郁症的治疗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但是抗抑郁治疗仍对15-30%的患者无效,这类患者被称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本论文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stating fMRI)技术应用到难治性抑郁症中来探测患者大脑自发功能活动异常。我们将从两个方面对难治性抑郁症进行研究:
  首先对难治性抑郁症的脑功能网络进行分析,探索其大脑组织特性的改变。我们的结果揭示出,尽管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功能网络仍然是高效的―小世界‖网络,但网络的聚类系数和局部效率降低。患者大脑中大量功能连接发生变化,异常的功能连接主要涉及到信息处理和工作记忆。另外,结果还显示出患者与认知加工、情绪调节相关的区域节点度异常。以上结果可能说明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对信息特异性处理能力和容错能力降低,记忆功能发生改变,对情绪加工和调节能力下降。
  其次是利用低频振荡分频分析(fALFF)方法从特定频段不同空间模式下研究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大脑的自发低频振荡振幅变化。研究结果显示患者低频振荡异常的脑区涉及前额叶、颞下回、运动皮层、小脑、边缘区及皮层下区域。这些区域的异常可能导致患者情绪处理、认知加工与控制等功能受到损坏,并且应对外界刺激时不能做出正确反应。另外,左侧脑岛slow-5频段的fALFF值与HAMD负相关,右侧额上回在 slow-4频段与病程负相关,左侧海马旁回在两个频段都与病程正相关,这为难治性抑郁症的诊断提供了生物学标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