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死刑制度解析
【6h】

中国死刑制度解析

代理获取

摘要

我国是一个死刑适用面广、执行死刑人数多的国家。废除死刑的世界性浪潮因此对我国构成强烈冲击。因此对死刑在我国适用的利弊得失作一场全面、客观的评价分析,不仅有助于我国国民正确地认识死刑,也有助于我们国家对死刑的理性抉择。在全球热衷于废除死刑的今天,我国为何却如此钟情死刑?我国民众普遍认同的报应正义观念、重刑威慑观念以及我国传统文化与死刑文化的符合性,是我国广泛适用死刑的主要原因。详言之,恶害需有报应的朴素正义观念使得我国得以死刑作为对重罪的报复手段;以刑去刑的威慑观念使得我国得以死刑作为警戒手段;传统文化与死刑文化的符合性使得我国得以死刑顺应民意。然而,死刑在我国的广泛适用也给我国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就死刑报应而言,不仅造就逻辑悖论,而且可能因为我们对重罪认识的偏差导致罪责的失衡,还可能因为我们对潜在犯罪对象的认识不足而导致刑罚的不公。就死刑威慑而言,不仅让人产生对死刑的迷信,从而懈于对其他刑种的研究和适用,而且会有弱化刑罚的矫正功能、将人的生命手段化的危险,并且还可能导致国家疏于对犯罪原因的铲除,从而偏离预防犯罪的正确轨道。就附和死刑文化而言,不仅不利于推动刑罚文化进步,反而助长人性残忍。

著录项

  • 作者

    周模顺;

  •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学院;

  • 授予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
  • 学科 刑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沈亮;
  • 年度 200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刑罚的种类 ;
  • 关键词

    中国; 死刑制度; 死刑文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