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重构——以价值取向为视角的分析
【6h】

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重构——以价值取向为视角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导言

第一章 陪审制度的价值取向分析——以陪审制度的历史变迁为基础的考察

第一节 陪审制度历史变迁的简要考察

一、陪审制度的起源

二、陪审制度在近现代的变迁

第二节 陪审制度的价值取向和意义

一、陪审制的实体公正价值

二、陪审制的程序公正价值

第二章 对我国现行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反思——以价值取向为视角的检视

第一节 我国陪审制度的选择——人民陪审员制度

一、陪审制度的引入及雏形的建立

二、新中国成立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发展

第二节 我国现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集中弊端及陪审制度根本价值取向偏差的表象

一、现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集中弊端

二、现行人民陪审员制度与陪审制度根本价值取向偏差的表象

第三章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重构

第一节坚持人民陪审员制度——我国陪审制度重构的立足点

一、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分析

二、人民陪审员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分析

第二节 更新观念——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重构的前提

第三节 追求司法公正——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重构的根本价值导向

一、人民陪审员选任的理想目标

二、陪审程序的理想目标

三、陪审权力的理想目标

四、陪审结果的理想目标

第四节 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外国有益经验——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重构的基本进路

一、陪审团制和参审制的成因分析

二、两种陪审制的异同点

三、陪审制度下不同模式的价值效益比较

第五节 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重构的具体设想——以回归人民陪审员制度价值为导向

一、缩小适用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案件的范围

二、着力推广当事人启动人民陪审员制的选择权

三、细化人民陪审员的任职条件与遴选机制

四、完善人民陪审员的工作机制

五、完善人民陪审员的权利、义务

六、将我国采用人民陪审员制度写入宪法

七、进一步完善对审前偏见的救济制度

八、改革与人民陪审员制度相配套的诉讼法律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陪审制度是法院依法吸收普通民众(非职业法官)参加民事、刑事案件审理的一种重要的司法审判制度,它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产生并发展于英国,辉煌于美国,改造于法、德等国家。在近现代社会,陪审制度作为普通民众直接参与司法活动的民主形式和公民权利的保障机制,在众多国家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肯定。 陪审制度在维护司法公正、发扬司法民主、完善司法监督、保护人权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功能,但在其运作过程中所反映出的它与司法效率的矛盾、它并非实现司法民主与司法公正的唯一途径、公众智慧运用的后果有待重新评定这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我国陪审制度源于前苏联,历经起伏,现行人民陪审员制具有适用上的任意性、运作效果比较弱、人民陪审员的相对确定性、人民陪审员职权的全面性等特征。长期以来,由于学界对其理论研究不够、立法不够重视、配套制度不健全以及文化传统、价值理念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陪审制度长期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并未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目前,我国法学理论界与实务界就陪审制度的保存、完善或废除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主要形成了三种观点:第一是废除论,第二是陪审团论,第三是保存完善论。本文认为,前两种观点的理由不够充分,而且也不完全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不可取的。在司法公正的呼声日益高涨、司法改革的进程如火如荼的今天,第三种观点即保存完善论对于我国审判方式的创新、司法制度的变革乃至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完善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除导言和结论外共分三章。 第一章通过回顾、介绍陪审制度的形成及在西方的历史发展,采取历史的、归纳的研究方法,追寻陪审制度的渊源,分析和揭示出陪审制度设立的思想本源和根本价值取向——“使审判获得正当性”,并进而得出陪审制度应当坚持的基本价值理念和功能取向。 第二章是在第一章结论的基础上,以陪审制度根本的价值取向为指导,对我国现行人民陪审员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反思。本章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历史沿革和现状,然后针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实,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该制度存在价值取向政治化、法律依据缺失化、人民陪审员选取的主观化、人民陪审员权责配置的非合理化、陪审过程形式化、陪审效果低效化等主要问题,并阐述了这些问题在审判实践中的表现。 第三章是对我国陪审制度的重构。本章首先论证了我国陪审制度重构的立足点是坚持而不是废弃既有的人民陪审员制度,然后指出重构我国陪审制度的三个基本原则:一是更新观念,二是追求司法公正,三是立足国情、借鉴外国有益经验。在对上述三个原则详细论述的基础上,具体提出了重构我国陪审制度的具体设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