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泥石流灾害风险定量评估——以四川省为例
【6h】

泥石流灾害风险定量评估——以四川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第二章 研究区环境与数据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2数据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估

3.1 评价指标选取及量化

3.2 可拓学评价方法

3.3 可拓模型建立

3.4 危险评价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泥石流灾害易损性评估

4.1 评价单元构建

4.2 评价指标选取及量化

4.3 刘希林模型评价方法

4.4 易损性模型应用

4.5 易损评价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泥石流灾害风险性评估

5.1 泥石流风险评估方法

5.2 泥石流风险区划

5.3 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展开▼

摘要

我国是全世界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特点是灾害多种多样,受灾分布广,泥石流灾害是其中一种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方法能全面地评价地质灾害与人类的关系,泥石流风险定量评估结合了地理信息技术和数学概率统计等方法,为泥石流灾害风险性评价提供了更确切的计算方式,对泥石流灾害防治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在广泛收集遥感数据,泥石流调查数据,研究区社会经济数据的基础上,本文以四川省作为研究区,采用层次分析法、可拓学方法、刘希林模型、ArcGIS软件等,对四川省进行泥石流灾害危险性、易损性、风险性进行区划与评价,主要成果为:
  (1)泥石流危险性可拓学评价方法中,各影响因子进行量化后,研究了危险等级和评价指标之间的的关系,并且为了使关联函数与泥石流实际发生环境相符合,用A,B,C三种关联函数分别表示量值随泥石流危险等级趋势一致或相反方向变化。其中坡度和相对高差为A,B组合的关联函数,岩石硬度和植被覆盖度为B,C组合的关联函数,降雨量、沟壑密度、泥石流历史灾害点及地震历史灾害点为C类关联函数。
  (2)泥石流危险性结果计算采用 ArcGIS栅格计算器,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栅格统计分析,结果表明I,II,III级危险程度占四川省面积84%,说明四川省大部分地区还是比较安全,验证点落入中、高、重危险区占76%,由此可以看出可拓学运用在大尺度泥石流危险性评价中是可行的。
  (3)泥石流易损性计算方法采用刘希林模式,此模式为拟合的经验公式。刘希林模式中将因子总体分为两类:可以用货币计量的影响因子和非货币计量的因子。本文可用货币衡量的因子为物质易损性,经济易损性,环境易损性。非货币计量的因子为社会易损性。
  (4)泥石流灾害风险性计算是泥石流灾害危险性与泥石流灾害易损性的乘积,根据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计算结果和泥石流灾害易损性计算结果,采用统计中常用的自然段点法划分泥石流风险等级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