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村改居”社区治理现状研究——以眉山市合作社区为个案
【6h】

“村改居”社区治理现状研究——以眉山市合作社区为个案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社区的研究

1.2.2 关于社区治理的相关研究

1.2.3 关于“村改居”社区的研究

1.2.4 关于“村改居”社区治理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村改居”社区治理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村改居”社区治理的基本概念界定

2.1.1 “村改居”社区

2.1.2 “村改居”社区治理

2.2 “村改居”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

2.2.1 治理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城镇化理论

2.3 “村改居”社区治理的目标定位与基本原则

2.3.1 “村改居”社区治理目标定位

2.3.2 “村改居”社区治理基本原则

第三章 “村改居”社区治理现状调查:以合作社区为例

3.1 合作村概况

3.2 合作村“村改居”社区建设历程

3.2.1 市域统筹:眉山市“村改居”工程总体规划

3.2.2 县域推进:仁寿县“村改居”工程实施进程

3.2.3 镇域落实:富加镇“村改居”工程落实概况

3.3 合作村“村改居”社区建设经验

3.3.1 货币化安置

3.3.2 社区治理方式方法变革

3.3.3 社区公共服务功能综合配套

第四章 “村改居”合作社区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

4.1 社区组织体系庞杂,社区治理构架混乱

4.1.1 社区党组织的权威弱化

4.1.2 居委会的自治地位虚化

4.1.3 集体经济组织的功能异化

4.2 社区居民参与不足,社区治理主体缺失

4.2.1 居民参与意识不强

4.2.2 社区居民信任缺失

4.2.3 社区居民利益诉求复杂

4.3 网格化管理控制严密,社区治理模式僵化

4.3.1 重社会控制,轻治理服务

4.3.2加剧行政化趋势,影响社会自治

4.3.3 机构膨胀,财政负担沉重

4.4 安置政策“捉襟见肘”,失地农民忧心忡忡

4.4.1 征地补偿低,农民直接利益受损

4.4.2 安置办法单一,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难以保障

4.4.3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失地农民成为“网”外人

4.5 社区公共服务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欠缺

4.5.1 规划布局不合理,利用效率低下

4.5.2 耦合性和集中度受限,难以发挥整体效能

4.5.3 供给主体与资金渠道单一,供给总量不足

第五章 优化“村改居”社区治理的路径选择

5.1 理顺社区治理构架:搭建扁平化社区治理平台

5.1.1 “政社分离”:权责对等、自治回归

5.1.2 “政经分离”:各归其位、各谋其职

5.1.3 “四位一体”:权力分化,有效制衡

5.2 增强社区自治能力: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共治

5.2.1 居民参与:充分激发自治智慧

5.2.2 市场参与:努力达成自治共识

5.2.3 社会参与:切实提高自治质量

5.3 创新社区治理模式:社区服务网格化,社区管理民主化

5.3.1 科学划分网格区域,推进社区管理精细化

5.3.2 建立健全信息系统,推进社区管理数字化

5.3.3 加强落实协同服务,推进社区管理集成化

5.4 落实社区安置政策:切实保障失地农民利益

5.4.1 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和征用制度

5.4.2 提髙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的有效性

5.4.3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5.5 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5.5.1 提高规划水平,合理布局结构

5.5.2 增强集中度和关联性,提高基础设施的功能发挥

5.5.3 实现供给主体和资金渠道的多元化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村改居”社区作为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下城乡要素激烈碰撞对冲的产物,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实行“村改居”既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是提高城区承载能力的应对之举。但由于传统村落与现代社会之间存在一定张力,“村改居”社区成为社会矛盾最为集中的地区,实现“村改居”社区的转型发展与创新治理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首要现实问题。同时,在理论场域,对“村改居”社区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解读中央政策的层面,而较少有理论的升华,“村改居”社区建设与治理存在理论的空场。 本文以多学科视角综合运用为基点,采取实证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以眉山市“村改居”合作社区为个案,对“村改居”合作社区的发展过程、存在问题与改进举措进行研究探讨。首先,梳理和分析了社区、社区治理、“村改居”社区治理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动态,界定了社区与社区治理、“村改居”社区与“村改居”社区治理等核心概念,勾画了“村改居”社区治理现状研究的技术线路图。其次,在挖掘治理理论、马克思主义城镇化思想的理论资源基础上,初步构建了“村改居”社区治理的目标定位与基本原则,阐明了“村改居”社区正向发展的基本理路。再次,按照“市域统筹—县域规划—乡镇落实”的逻辑脉络叙述合作村如何逐步转换为合作社区,总结合作社区的成功转型经验,厘清合作社区治理中面临的治理架构混乱、治理主体缺失、治理模式僵化、失地者民心不稳、基础设施不足等主要困境。最后,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从理顺社区治理构架、增强社区自治能力、创新社区治理模式、落实社区安置政策、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村改居”社区的优化路径和发展方向。 总而述之,“村改居”意味着对原有社会经济结构的解构,对新的社会组织秩序的建构。“村改居”社区独特的社会环境,也会倒逼社区治理革新思想观念、创新方式方法。“村改居”社区治理就是在马克思新型城镇化思想的理论指导下将现代化治理理论嵌入“村改居”社区治理,推进“村改居”社区沿着健康、和谐、平稳的道路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