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痰、饮辨证论治规律的比较研究
【6h】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痰、饮辨证论治规律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 言

第一部分:痰饮比较研究的文献回顾与思考

1古代“痰”、“饮”比较研究溯源

2现代“痰”、“饮”比较研究概况

3“痰”、“饮”比较研究存在的问题

4 寻找“痰”、“饮”比较研究的突破——传承是基础,

第二部分: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第三部分:数据挖掘结果与讨论

1基于频数分析方法的痰饮辨证论治规律比较研究

2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痰饮用药规律比较研究

3基于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的痰饮四诊信息研究

4基于决策树分类方法进行的痰饮四诊信息研究

5基于因子分析方法进行的痰饮四诊信息研究

结 论

1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2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3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1数据挖掘简介

2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概况

3中医药数据挖掘研究中常用方法的应用概况

4中医药领域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从痰饮论治疾病的现代临床报道进行辨证论治规律的比较研究,探讨“痰”、“饮”的辨识和治疗,并为“痰”、“饮”比较研究在方法学上的创新进行探索。
  方法:搜集、整理1979年1月至2010年6月,50余种公开发表的中医药期刊杂志中有关从“痰”、“饮”角度辨治疾病的3100余篇临床报道,建立“痰饮数据库”,根据“四诊信息采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确立治法,选方用药”的辨证论治思路确立比较点,与数据挖掘专业人员合作,首先选取频数分析方法对痰饮的四诊信息(症状、舌、脉)、相关中西医疾病、证候要素(病因病机要素与病位要素)以及治疗特点(方剂、药物及药物性味和归经)分别进行数据挖掘,初步掌握各项的分布概况和特征。再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对痰饮临床报道中“药-药”关系、“药-症”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然后,运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以及决策树分类方法对“痰”、“饮”的四诊信息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
  1.“痰”、“饮”症状、舌、脉既有共性,又各具特点。对四诊信息进行决策树分类,得出“痰清痰稀”这一症状在辨识痰饮时非常重要。若咯痰的质地不是“痰清痰稀”,则判断为“痰”所致病的几率很高;
  2.“痰”、“饮”皆致百病。但“痰”所为病数量更多、病种范围更广,“饮”所为病数量较少且集中。“痰”、“饮”为病在相关的中西医疾病分布上也不尽相同;
  3.在“痰”、“饮”致病特点和常见兼证上,“痰”、“饮”都与血瘀、气滞关系密切,在病理变化上都属本虚标实之候。但“痰多兼热、饮多兼寒”,“痰”既可兼外风亦可夹内风,“饮”则主要兼外感风寒;在“痰”、“饮”生成的相关病位上,五脏功能失常皆可生痰饮。“痰”的生成与五脏关系皆很密切,“饮”的生成则主要责之于脾、肺、肾。“痰”、“饮”所侵袭部位都很广泛。但二者相比较,“痰”所为病无处不到,“饮”所为病相对局限;
  4.治疗特点上,治“痰”方药,以二陈汤及其类方最多,治“饮”方药,以苓桂术甘汤使用频率最高。在药物归经和性味上,从“痰”、“饮”论治亦既有共性,又有区别。
  结论:数据挖掘方法用于“痰”、“饮”辨证论治规律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一些较有价值的规律和信息。在四诊采集、辨病辨证、选方用药等痰饮病辨证论治的各个环节,二者即相互联系,又存在区别。临床治疗痰饮为患的疾病,既要辨清二者的区别,又需留意二者的联系,从而进行辨证施治,才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