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川芎种植中两种常用农药合理使用规范的研究
【6h】

川芎种植中两种常用农药合理使用规范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化学农药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2 化学农药在药用植物植株和土壤中残留动态的研究

3 化学农药对中药有效成分动态变化影响的研究

4 栽培因素影响川芎生长发育、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研究

5 川芎常见病虫害化学防治的研究

6 农药甲基硫菌灵、毒死蜱安全使用的研究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田间试验

2 农药甲基硫菌灵和毒死蜱对川芎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3 农药甲基硫菌灵、毒死蜱对川芎根茎有效成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4川芎植株和土壤中甲基硫菌灵、毒死蜱残留分析及消解动态的研究

5 农药甲基硫菌灵、毒死蜱在川芎植株中的最终残留量试验

6 农药甲基硫菌灵、毒死蜱不同施药处理对川芎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第三部分 结论与讨论

1 结 论

2 讨 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图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现代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等。川芎除供药用外,还用于保健品、美容化妆品、饲料添加剂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内外需求量大。
  川芎为著名的川产道地药材,商品药材均为栽培。在川芎生产过程中,由于遭受根腐病、白粉病、蛴螬、茎节蛾等多种病虫害,产地药农多施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据调查,目前使用的农药主要有甲基硫菌灵和毒死蜱等。甲基硫菌灵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低毒杀菌剂,毒死蜱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有机磷杀虫(螨)剂,属中等毒性。本文针对川芎病虫害防治中,上述两种农药的施药剂量、方法、安全间隔期等问题,从川芎植株生长发育及有效成分的动态变化、农药的消解动态及安全间隔期、药材产量和质量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其在川芎种植过程中的合理使用及安全间隔期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
  1本文首次考察了农药甲基硫菌灵和毒死蜱不同处理对川芎生长发育的影响,为两种农药在川芎种植中的合理安全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农药甲基硫菌灵和毒死蜱施药初期,高剂量喷雾处理使川芎叶片的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水平,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水平;高剂量灌根处理使川芎根茎的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水平,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水平。两种农药高剂量喷雾和高剂量灌根处理的川芎植株快速发生生长的时期晚于正常的川芎。表明农药甲基硫菌灵和毒死蜱高剂量处理不利于川芎植株的生长发育。
  2本文首次探讨了农药甲基硫菌灵和毒死蜱不同处理对川芎根茎有效成分积累动态的影响,为确定两种农药合理的施药方法与剂量提供了参考。结果表明,使用农药甲基硫菌灵和毒死蜱后,均有利于川芎根茎内有效成分的积累,两种农药有利于优质川芎药材的生产。
  3本文对比分析农药甲基硫菌灵和毒死蜱不同处理对川芎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优选两种农药合理的施药处理提供科学依据。与空白对照(不施药)相比,两种农药高剂量处理有降低产量的趋势;低剂量处理有增加产量的趋势。各施药组川芎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综合分析后认为低剂量使用农药甲基硫菌灵和毒死蜱有利于“高产优质”川芎药材的生产。
  4本文首次建立了川芎植株及土壤中甲基硫菌灵(含有毒代谢产物多菌灵)残留量的HPLC检测方法及毒死蜱残留量的GC-MS检测方法。建立的方法均符合《农药残留试验准则》(NY/T788-2004)的要求,方法可行,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5本文首次对农药甲基硫菌灵和毒死蜱在川芎地上部分、根茎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两种农药的残留消解半衰期评价其使用安全性。结果表明:两种农药(含有毒代谢产物多菌灵)不同处理的消解半衰期为5.24~12.81天,均小于30天,表明农药甲基硫菌灵和毒死蜱在川芎上使用时属于易降解农药,可以在川芎种植中使用。
  6本文首次进行了农药甲基硫菌灵和毒死蜱在川芎上使用的安全间隔期研究,结合农药甲基硫菌灵(含有毒代谢产物多菌灵)和毒死蜱的最大残留限量值,确定其安全间隔期。通过测定距川芎采收前7天,14天和21天时川芎植株中的甲基硫菌灵(含有毒代谢产物多菌灵)和毒死蜱残留量,结果表明:距离川芎采收21天时,农药残留量低于最大残留限量值,可确保川芎药材安全。
  7综合分析农药甲基硫菌灵和毒死蜱对川芎的影响,为保证“优质高产、安全有效”的川芎药材的生产,建议川芎种植中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的使用剂量为每667m2100g,兑水2000ml灌根使用;40%毒死蜱乳油的使用剂量为每667m2100ml,兑水2000ml喷雾使用。两种农药应在距川芎采收21天前施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