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体成分与营养元素分析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6h】

人体成分与营养元素分析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 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不同体重状态人群人体成分分析的对比研究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体检人群营养元素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对象与方法

1. 对象

2. 方法

结果

讨 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体脂肪率与代谢性疾病的风险评估分析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三、方法

结果

1. 基本资料

2. 相关性分析

3. 体脂肪率与BMI的相关性分析及预测公式

4. 体脂肪率和BMI与代谢综合征的logistic回归分析

5. 体脂肪率预测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的切点计算

讨论

参考文献

结 论

文献综述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代谢综合征是由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组成的临床症候群。由于肥胖率的逐年上升和久坐的生活方式,代谢综合征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是严峻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人体成分及营养元素有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和健康的重要作用,体脂肪率与代谢综合征患病风险增加有显著相关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但不同性别不同体脂肪率水平导致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大小仍无定论。且各种营养元素对于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的影响作用存在争论,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分析体脂肪率等体成分和营养元素对代谢综合征的发病风险相关性,共分3部分:
  一.不同体重状态人群人体成分分析的对比研究
  目的:利用生物电阻抗技术探讨不同性别、不同体重状态人群的人体成分构成特点。
  方法:2005年5月~2011年4月到解放军总医院体检人群,共61379人,其中男性39852人,女性21527人。应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受试者人体成分,主要检测指标有BMI、体脂肪量等。
  结果:
  ①应用BMI判定肥胖时,70岁以下同年龄男性的超重率和肥胖率明显高于女性,在30-39岁年龄段最显著,(男性超重率vs.女性,44.78%vs.26.20%,P<0.01;男性肥胖率vs.女性,23.76%vs.8.59%,P<0.01);
  ②60岁以下成年男性和70岁以下成年女性的超重率和肥胖率随增龄而增高;
  ③同年龄女性的体脂肪率均显著高于男性,且差异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70岁以上差异最显著,(男性体脂肪率vs.女性,24.13±7.0%vs.36.25±5.71%,P<0.01);
  ④随着BMI升高,体脂肪率有增加趋势,总体男性的肌肉量、体水分量、无机盐所占体重比例均高于女性,(男性肌肉量、体水分量、无机盐所占体重比例vs.女性,0.708±0.066vs.0.664±0.063,0.520±0.044vs.0.474±0.042,0.040±0.004vs.0.036±0.004,P值均<0.01),而总体女性的蛋白质占体重比例稍高于男性,(男性vs.女性,0.188±0.029vs.0.191±0.029,P<0.01);
  ⑤F%四分位数分组,男性和女性的体水分、肌肉、蛋白质、无机质含量均随F%升高而下降,P均<0.001。
  结论:男性总体的BMI水平高于女性,而相同BMI水平的女性体脂肪率高于男性,评价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时,特别是女性人群,综合体脂肪率评价肥胖状况更为准确。
  二.体检人群营养元素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目前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体内钙镁、镉、铅、铜、锌、铁等元素含量情况,并分析各元素与体脂肪率及代谢综合征风险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HF-4型微量元素快速分析仪,对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期间,到解放军总医院健康查体中心体检健康人群,共26410例,进行血钙、镁、镉、铅、铜、锌、铁等元素检测,并按不同性别、年龄组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研究其性别和年龄的差异性,考察其分布状态。
  结果:
  ①铁含量在性别上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铁元素在男性中含量高于女性;钙、锌、铁含量在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三元素含量均随年龄增长有下降趋势;
  ②高体脂肪率组较低体脂肪率组,钙的水平更高,而镁和锌的水平更低,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元素钙与体脂肪率呈正相关,而锌、镁与体脂肪率呈负相关,P均<0.001。且男性体脂肪率除了与锌、钙、镁三元素相关外,与铁元素呈正相关,P<0.01;
  ③总体人群,钙与MS发病风险正相关,镁与MS发病风险负相关,OR值分别为3.146[95%CI2.144-4.617],0.996[95%CI0.992-1.000],P<0.01。男性MS发病风险与钙正相关,与镁元素呈负相关,女性MS发病风险与钙呈正相关,与镁、锌元素呈负相关,P均<0.05;
  ④血浆钙与SBP、DBP、FPG、TG、LDL-c、TC、BMI、F%等呈正相关,P均<0.001,且钙与氧化应激指标UA、Hcy等显著相关,P均<0.001。镁与SBP、DBP、FPG、LDL-c、F%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P均<0.01;
  ⑤血钙、镁相关于MS发病风险的ROC曲线,AUC分别为钙0.554,P<0.01,镁0.493,P=0.128。
  结论:钙、镁两元素与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相关。钙元素可能通过氧化应激途径影响代谢综合征的发病。
  三.体脂肪率与代谢性疾病的风险评估分析
  目的:了解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异常的发生现状,研究体脂肪率与MS发生风险的相关性。
  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期间,到解放军总医院健康查体中心体检人群,共26410例,应用生物电阻抗法测量受试者人体成分,主要检测指标有BMI、体脂肪量、体水分量等,同时测定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等。观察该人群MS各组分异常的发生情况,并按不同性别、年龄组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研究其性别和年龄的差异性,对体脂肪率与MS各组分进行相关分析,对体脂肪率四分位数分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体脂肪率与MS的发病风险。绘制F%预测MS的ROC曲线,计算AUC及约登指数。
  结果:
  ①男性与女性组的肥胖(BMI≥25kg/m2)患病率分别为59.4%、30.8%,高TG(TG≥1.7mmol/L)的患病率分别为45.4%、19.1%,低HDL-c(HDL-c男性<0.9mmol/L,女性<1.0mmol/L)的患病率为13.3%、6.9%,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的患病率分别为22.9%、11.6%,高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的患病率分别为26.1%和12.1%。
  ②校正年龄的影响,体脂肪率与甘油三酯、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P均<0.01。
  ③应用曲线拟合分析计算F%与BMI的回归方程模型,以1/BMI为独立变量的回归模型拟合度最佳,男性和女性的F%模型方程分别为:F%(男)=60.886+(-907.287/BMI),F%(女)=64.668+(-762.766/BMI)。
  ④不同性别组随体脂肪率升高,MS发病风险均升高。
  ⑤不同性别预测代谢综合征的F%最佳切点,男性为27.5%,女性为35.5%。
  结论:体脂肪率是代谢综合征各组分发生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体脂肪率与代谢综合征发病风险正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