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揿针联合针刺治疗声带小结的临床观察
【6h】

揿针联合针刺治疗声带小结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符号说明

目录

引言

1 研究方法

1.1 实验设计方法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3 试验仪器、量表及检查

1.4 样本量计算方法

1.5 随机方法及盲法

1.6 统计学方法

2 研究方案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及脱落标准

2.5 脱落病例处理

2.6 穴位选取

2.8 观察指标及方法

2.9 不良事件观察

2.10 技术路线图

2.11 统计学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试验病例情况

3.2 两组均衡性比较

3.3 临床研究结果

3.4 脱落病例情况及原因分析

3.5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嗓音疾病与嗓音医学

2 声带小结

3浅刺法与揿针

4 治疗方案解析

5 观察指标分析

6 试验结果分析

结论

问题展望

致谢

附表

附图1~13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针刺治疗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的研究进展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与获得奖励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通过嗓音主、客观检查评估揿针联合针刺治疗声带小结的临床疗效,以期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课题共收集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2月24日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耳鼻咽科门诊的声带小结患者60例(所有病例均经过频闪喉镜确诊)。受试者随机分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针刺结合揿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进行治疗。疗程为20天。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15天填写临床病例观察表,并进行电子动态喉镜检查、电声门图测量及嗓音声学分析,最后评估临床疗效。
  结果:
  1.电子动态喉镜检查比较
  治疗后15天,无论组间还是组内比较,电子动态喉镜检查声带粘膜波和声带闭合程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2.嗓音活动与参与量表(Voice Activity and Participation Profile,VAPP)
  治疗后15天,无论是组间还是组内比较,VAPP量表各项积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电声门图结果比较
  治疗后15天,无论是组间还是组内比较,电声门图检测结果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4.嗓音声学分析结果比较
  治疗后15天,无论是组间还是组内比较,嗓音声学分析各项结果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无论对照组还是试验组的治疗均可使声带小结缩小,改善患者声嘶症状,继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加明显,提示针刺结合揿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