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肝俞“龙虎交战”针法调节亚健康失眠与其改善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6h】

肝俞“龙虎交战”针法调节亚健康失眠与其改善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目录

引言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观察指标

研究结果

1课题完成情况

2均衡性分析

3 两组治疗结果分析

4两组睡眠与情绪改善的相关性分析

5随访

6不良反应及其安全性分析

讨论

1研究意义

2 研究背景

3中医学对亚健康失眠的认识

4现代医学对亚健康失眠的认识

5 肝失疏泄是亚健康失眠的重要病机

6 情绪与睡眠的联系

7 本研究试验设计

8 本试验的结果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综述: 中医药干预亚健康失眠的临床研究概况

附件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附件三抑郁自评量表(SDS)

附件四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附件五肝郁气滞型失眠中医症候评分

附录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1.本研究以亚健康失眠作为研究对象,评价肝俞“龙虎交战”针法的临床疗效及优势,并探讨睡眠改善与情绪状态改善的相关性,从调节情绪状态的角度评价肝俞“龙虎交战”针法治疗亚健康失眠的临床优势,旨在为该针法干预亚健康失眠的临床运用和推广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2.证实“肝郁气滞”是亚健康失眠的主要病机,为进一步运用针灸治疗“未病”状态提供思路。
  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月期间,四川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门诊病人及在校大学生中符合亚健康失眠纳入标准,年龄在18-60岁的受试者7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给予常规针刺加肝俞穴“龙虎交战”针法,B组给予常规针刺加肝俞穴平补平泻,每周五次,两周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及随访时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与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肝郁气滞量表的评分变化情况,并观察并评价两组睡眠与情绪改善的相关性。
  结果:
  1.两组自身前后对比:治疗结束后,两组的PSQI总评分、SDS、HAMA及肝郁气滞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治疗结束后,A组PSQI总评分、肝郁气滞量表评分的改善值均明显优于B组(P<0.05);两组间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改善值无明显差异(P>0.05)。
  3.两组随访对比:一个月随访后,两组的PSQI、SDS、HAMA、肝郁气滞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A组的PSQI、SDS、肝郁气滞量表评分显著低于B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HAMA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
  4.睡眠与情绪改善相关性分析:治疗结束后,A组的PSQI评分与SDS评分呈正相关性(r=0.468,P=0.006),与HAMA评分呈正相关性(r=0.412,P=0.017);B组的PSQI评分与SDS评分呈正相关性(r=0.480,P=0.004),与HAMA评分呈正相关性(r=0.391,P=0.022)。
  结论:
  1.肝俞“龙虎交战”针法能显著改善亚健康失眠者的失眠症状及肝郁气滞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
  2.肝俞“龙虎交战”针法与常规针刺对睡眠与情绪的改善呈程度相似的正相关性;在对亚健康失眠伴随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缓解上,肝俞“龙虎交战”针法无明显优势。
  3.肝俞“龙虎交战”针法治疗亚健康失眠远期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