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时间点电针对肝癌小鼠昼夜节律时相作用及其Per基因影响研究
【6h】

不同时间点电针对肝癌小鼠昼夜节律时相作用及其Per基因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实验研究

1肝癌小鼠昼夜节律的时相特征

2不同时间点电针对肝癌小鼠昼夜节律的时相作用及其相关Per基因的影响

讨论

1中医时间医学及在癌症时间医学的研究现状

2 肝癌的时间生物学研究

3 肝癌小鼠昼夜节律的研究

4 电针调整肝癌小鼠生物节律的研究

结论

本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综述: 针灸调整肿瘤相关性昼夜节律紊乱的研究进展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在LD状态下肝癌小鼠的昼夜节律特征,以及不同时间点电针对其昼夜节律的时相作用及其相关Per基因影响研究。
  方法:(1)采用具有装置自动监测和记录生物节律的动物实验室和配套的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将满足实验条件的6~7w龄的126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6个时相点进行研究。每个时相点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6个时相点为:ZT0、ZT4、ZT8、ZT12、ZT16、ZT20),每组7只小鼠。将动物在光暗交替状态(LD12:12,7:00~19:00为光期,19:00~次日7:00为暗期)下驯化10天后开始造模。(2)模型组和电针组小鼠在腹腔手术下沿小鼠肝叶长轴注射入0.01mL H22肝癌细胞悬液复制肝癌小鼠模型,空白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3)造模后连续监测10天,第11天开始进行电针干预。电针组取“肝俞”、“至阳”2穴连续电针10天,每天1次;空白组和模型组不电针,采取同样的刺激的捆绑。第10次电针后2h脱颈处死小鼠取材保存待测。(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小鼠SCN内生物钟基因Per1和Per2的相对表达量。对造模前后和电针后的节律参数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研究6个不同时相点电针对肝癌小鼠昼夜节律的作用及其相关Per基因的影响研究。
  结果:(1)造模前,各组动物起始活动时间、活动度、周期、振幅、峰相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昼夜活动现象表现近似昼夜节律的特点。(2)造模后的模型小鼠与造模前比较其相位滞后、振幅和总活动度下降,模型组和电针组造模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电针后,电针组小鼠滞后的相位前移,与造模后和空白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活动度有所增加,但与造模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针刺的6个不同时相点中以ZT8电针效应最为显著。而电针组小鼠电针前后周期、总活动度与模型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造模后,6组模型小鼠SCN内生物钟基因Per1、Per2基因的表达较空白组均异常增高,其表达量与空白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后,在ZT0、ZT4、ZT8、ZT20相点电针均能一定程度下调SCN内Per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后,ZT4、ZT8、ZT12相点电针均能一定程度下调SCN内Per2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均在时相点ZT8电针可显著下调以上2种基因 mRNA在SCN的表达水平。
  结论:(1)造模后,肝癌小鼠昼夜节律异常,电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其异常的节律,其中在ZT8时相点调节其节律的电针效应最为显著。(2)造模后,肝癌小鼠SCN内Per1、Per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异常升高,电针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下调以上两种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其中在ZT8时相最明显。(3)电针对节律异常肝癌小鼠SCN内Per1、Per2节律基因的调控作用,可能是电针调整昼夜节律在SCN内的分子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