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官渡地区下沙溪庙组地震相分析及储层预测研究
【6h】

官渡地区下沙溪庙组地震相分析及储层预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相研究现状

1.2.2 地震属性研究现状

1.2.3 地震反演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特征

2.3 地层特征

2.4 下沙溪庙组储层特征

第3章 层位解释及构造特征

3.1 资料品质分析

3.2 层位标定及解释

3.2.1 合成地震记录标定

3.2.2 主要反射目的层对应的地质层位

3.3 主要反射层波形特征

3.4 构造特征

3.4.1 上沙溪庙组底界构造特征

3.4.2 下沙溪庙组底界构造特征

3.4.3 珍珠冲组底界构造特征

3.4.4 须家河组底界构造特征

3.5 总结

第4章 下沙溪庙组地震相分析

4.1 单井相与井旁地震相响应模式

4.1.1 地震相分析基础

4.1.2 井旁地震相标定

4.2 地震相类型、反射特征及地质解释

4.2.1 下沙溪庙组区域地震相—沉积相分析

4.2.2 下沙溪庙组局部储层地震相类型及反射特征

4.3 地震相—沉积相的分布规律

第5章 下沙溪庙组储层预测

5.1 储层预测的方法

5.2 储层预测思路

5.3 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5.4 地震属性分析

5.4.1 地震属性原理与其地质意义

5.4.2 下沙溪庙组地震属性分析

5.5 地震反演

5.5.1 地震反演原理及分类

5.5.2 下沙溪庙组地震反演

第6章 下沙溪庙组储层综合评价

6.1 下沙溪庙组1砂组有利区评价

6.2 下沙溪庙组2砂组有利区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四川盆地位于中国西南部,又称为巴蜀盆地,是我国的四大盆地之一。盆地内蕴藏着大量的矿产资源,尤其是天然气资源。官渡构造位于四川盆地南部低褶带赤水凹陷,在赤水地区东部。构造总体呈北北西向展布,系川东高陡褶皱带向南西方向帚状延伸的一部份。构造主体面积约90km2,构造规模由深至浅逐渐增大。2004年钻探的官9井首次在中侏罗统下沙溪庙组测试获得90.6m3/d的高产轻质原油,使得该地区的勘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形成了“海陆兼顾、油气并举”的勘探新局面。因此,本论文以官渡地区下沙溪庙组砂岩储集层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依据测井资料、钻井资料、地震资料等,结合官渡地区区域地质构造,对下沙溪庙组进行层位标定和解释,并以单井相对应的井旁地震相为模式,在研究区下沙溪庙组内进行地震相分析,并进行地质解释。通过对该组储层特征的分析,建立官渡地区下沙溪庙组储层的地震响应模式,提取地震属性,结合地震反演对储层进行预测,最终对储集层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有利勘探区。研究成果如下:
  (1)通过各井的合成地震记录与井旁地震道的对比并结合钻井分层数据对层位进行标定。主要解释了J2s2、J2s1、J1z、T3x这4套层位,编制了相应的构造图,进行构造特征分析,圈闭描述。
  (2)以单井相对应的井旁地震相响应模式为基础,对研究区J2s2-J2s1、J2s1-J1z、J1z-T3x三套层位进行对比分析,划出区域地震相和局部储层地震相两类,并进行平面刻画,指出沉积物源方向、优势相区以及有利储层发育条带。
  (3)通过对下沙溪庙组储层特征的分析,提取地震属性,对储层开展波阻抗反演、伽玛反演、孔隙度反演等工作。对下沙溪庙组1砂体(关口砂岩)和2砂体的分布及厚度分布进行预测。
  (4)结合地震相平面分布图,参考敏感地震属性,找出波阻抗较低、伽玛较低、孔隙度较高的区域,并利用厚度预测图对研究区下沙溪庙组1砂体和2砂体分别进行预测,圈定有利区域,再进行叠合,同时结合构造图最终进行下沙溪庙组有利储层分布进行预测,并对有利区进行了划分。下沙溪庙组1砂体总共划分为3大有利区,其中Ⅰ类的有2个,而Ⅱ类的只有1个;下沙溪庙组2砂体总共也划分了3个有利区,Ⅰ类、Ⅱ类、Ⅲ类各1个。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