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川汉源野猪塘滑坡成因机制分析及治理设计方案比选
【6h】

四川汉源野猪塘滑坡成因机制分析及治理设计方案比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滑坡研究现状

1.2.1 滑坡研究

1.2.2 滑坡稳定性分析研究

1.2.3 滑坡失稳模式研究

1.2.4 滑坡防治措施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野猪塘滑坡环境地质概述

2.1 地理位置

2.2 区域地质与地震

2.2.1 区域地质概况

2.2.2 地震

2.3 气象与水文

2.4 地形地貌

2.5 地层岩性

2.6 地质构造

第3章 野猪塘滑坡工程地质特性

3.1 滑坡体特性

3.1.1 滑体特性

3.1.2 滑动面(带)特性

3.1.3 滑床特性

3.2 滑坡岩土体物理力学特性

3.2.1 岩土体物理力学试验

3.2.2 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

第4章 野猪塘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4.1 滑坡变形过程及变形破坏现象

4.1.1 1#滑坡变形过程及变形破坏现象

4.1.2 2#滑坡变形过程及变形破坏现象

4.2 滑坡变形成因机制分析

4.2.1 1#滑坡变形成因机制

4.2.2 2#滑坡变形成因机制

第5章 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5.1 后缘自然边坡

5.2 1#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5.2.1 整体稳定性分析

5.2.2 滑坡复活区(Ⅱ区)稳定性分析

5.2.3 稳定性评价

5.3 2#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5.3.1 稳定性分析

5.3.2 稳定性评价

5.4 滑坡危害性评估

第6章 滑坡治理设计方案比选

6.1 滑坡治理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6.1.1 滑坡治理设计的目标

6.1.2 滑坡防治设计的原则

6.2 工程级别及设计标准

6.3 1#滑坡治理设计方案比选

6.3.1 1#滑坡治理设计方案拟定

6.3.2 1#滑坡治理设计初拟方案

6.3.3 1#滑坡治理设计比选方案

6.4 2#滑坡治理设计方案比选

6.4.1 2#滑坡治理设计方案拟定

6.4.2 2#滑坡治理设计初拟方案

6.4.3 2#滑坡治理设计比选方案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受地质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我国的西南山区,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山地突发性地质灾害。西南山区城镇的发展受场地地形条件的严重制约,往往是伴山而建,滑坡的发生会导致当地交通阻断,电力、通讯设施受损,房屋摧毁,人员伤亡和其他经济损失,有时候甚至毁灭整个城镇,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
  降雨,特别是局地强降雨是滑坡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据统计,80%~90%的滑坡灾害发生与水作用有关。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民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是滑坡研究和治理的重点。目前,改变边坡形态、排水、支挡和斜坡内部加固是比较常见的滑坡防治措施。
  由于西南山区复杂、特殊的地质条件,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推进,存在一些老滑坡体部分区域复活,进而带动区域边坡牵引变形,滑坡治理难度越来越大,治理工程投资也越来越高。如何对这些老滑坡体复活区域进行技术方案可行、经济合理的工程治理,是摆在工程建设者和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项难题。
  为了减少滑坡发生带来的损失,需要对滑坡进行准确的分析,在勘察工作基础上对滑坡作出技术方案可行、经济合理的防治设计。本文以“四川省大渡河瀑布沟水电站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测设计”的生产项目作为依托,以四川汉源野猪塘滑坡为研究对象,选择“四川汉源野猪塘滑坡成因机制分析及治理设计方案比选”作为硕士学位论文并展开深入分析。
  在大量野外现场地质调查和室内外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现场调研与室内分析相结合、工程地质与岩体力学相结合、现场试验与室内试验相结合、几何分析与力学分析相结合的思路,较全面地研究了野猪塘滑坡的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坡体结构特征、岩土体特性以及滑坡变形特征和成因机制等,进行稳定性分析与评价和危害性评价,研究提出了滑坡治理设计方案,并结合工程技术方案合理性和经济性,对滑坡治理设计方案进行了比选,用以指导生产实践。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野猪塘滑坡由1#和2#滑坡组成,其成因机制有所差异。
  (2)1#滑坡为老滑坡,整体稳定,其坡体上的滑坡复活区(Ⅱ区)近年来因受人类工程活动和暴雨影响一直处于蠕滑变形状态,特别是受2014年雨季连续降雨和局地强降雨影响,变形加剧,其滑动机制表现为受暴雨诱发产生的推移式滑坡变形。进行了“复活体减载+抗滑桩+排水”方案和“(复活体+Ⅰ区)减载+护坡+排水”方案的比选,并推荐“(复活体+Ⅰ区)减载+护坡+排水”的比选方案为本阶段代表治理方案。
  (3)2#滑坡为沿基覆界面产生变形、蠕滑的中型土质滑坡,其滑动机制表现为牵引式滑坡。进行了“三排抗滑桩+固脚防冲挡墙”方案和“一排抗滑桩+回填压脚+排洪沟”方案的比选,推荐“一排抗滑桩+回填压脚+排洪沟”的比选方案为本阶段代表治理方案。

著录项

  • 作者

    马金根;

  •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
  • 学科 地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许模,张世殊;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滑坡;
  • 关键词

    滑坡灾害; 成因机制; 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