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土地与歌:从观念到效应
【6h】

土地与歌:从观念到效应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论题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和内容

第一章 土地与歌观念的来源及初期研究

第一节 土地与歌观念的产生

第二节 土地与歌观念的初期延展

第二章 土地与歌观念影响下的学术研究及文化内涵

第一节 土地与歌观念在21世纪的发酵

第二节 土地与歌观念的文化内涵

第三章 土地与歌观念激发的音乐行为

第一节 土地与歌观念与个人行为的关联与思考

第二节 土地与歌观念与社会组织的关联

第四章 大众传媒对土地与歌观念的扩散与影响

第一节 大众传媒对土地与歌观念的扩散

第二节 大众传媒对土地与歌观念的影响

第五章 土地与歌观念的传播学分析及文化影响

第一节 以土地与歌观念为载体的文化传播

第二节 土地与歌观念的传播特点

第三节 土地与歌观念的文化传播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乔建中教授采访记录

附录B:杨刚采访记录

附录C:薛九英采访记录

附录D: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发展与传承与十八九世纪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前几代音乐学人对中国传统音乐不懈地保护与整合,为传统音乐的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当代音乐学家中,也有一批学者正以极大的热情关注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以乔建中为代表的民族音乐学家,用持续不断的热情置身于传统音乐的研究、保护与弘扬当中。土地的辽阔,为歌的历史所充盈;歌的内涵,由地的深厚所蕴藉。音乐学者乔建中于20世纪八十年代提出“土地与歌”观念,经过岁月的充实和沉淀,观念被重新诠释、再度重构,扩展至学理层面,对学术研究产生颇多影响。他相继提出民歌的“‘音—地’关系理论”以及音乐地理学的学科建构等设想,从而丰富音乐理论学科的构建,促进学科向多元化发展,在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具有开拓性的意义。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的继承与弘扬,除了音乐学人理论性的学术构想与研究实践,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发展层面——媒体传播。“土地与歌”观念符合传播需要且切合学术理论本质,观念在提出后的几十年中不断被运用与发酵,成为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传播的一个显要表征。“土地与歌”观念提出迄今三十余年,波及区域广、涉及人数多、产生影响深远,它的提出不仅仅是一个标题、一个术语,更将音乐与我国社会文化、地域分布、学科观念的衍变并存,透露着各门学科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现状。故本文试图以提出的“土地与歌”观念为切入点,对观念的历史源流做系统地梳理,对观念的发展、泛化、传播做全面解读,审视其产生的文化现象和影响,探讨音乐观念与音乐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而揣摩音乐文化现象在当下的发展与演变。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涉及“土地与歌”观念的来源及初期研究,由乔建中先生的自述与笔者对观念源流的总结构成。第二章论述“土地与歌”观念影响下的学术性研究成果及文化内涵。第三章对受到“土地与歌”观念影响的群众及组织进行考察与分析,选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个体,在文化身份、观念认知及行为活动等方面加以分析、总结。第四章主要论述大众传媒对“土地与歌”观念的扩散与影响。“土地与歌”观念通过大众传播的媒介渠道,向不特定的群众传递观念信息,得到大众的青睐。现代媒介一方面成为宣传“土地与歌”观念的助发器,同时也成为开启民族音乐、传承音乐思想的一把钥匙。通过对不同大众传播渠道的研究,阐述传媒对观念产生的扩散、影响及后续效应。第五章运用传播学原理就此传播现象做出分析。笔者通过分析“土地与歌”观念近三十年来的传播模式、传播动因等要素,对社会产生的文化现象与影响做详细的梳理与总结,并做客观的价值评价和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