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有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6h】

国有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导论

第1章 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

1.1风险与风险管理

1.1.1 风险

1.1.2风险的成因

1.1.3风险管理

1.2金融风险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1.2.1金融风险

1.2.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对象

1.2.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特点、目标和内容

1.3国外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

1.3.1对金融风险的认识不断深化

1.3.2风险管理思想不断完善

1.3.3风险管理范围不断扩大

1.3.4风险管理方法和模型不断丰富

1.3.5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逐步健全

1.3.6风险管理的外部监管不断加强

1.4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1.4.1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

1.4.2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国有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2.1重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2.1.1建立风险管理高层机构

2.1.2合理分解相关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责

2.1.3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2.2重组风险管理业务流程

2.2.1风险识别

2.2.2风险度量

2.2.3风险控制

2.2.4风险报告

2.2.5风险分配与考核

2.3重造风险管理考核体系

2.3.1影响银行经营业绩的因素分析

2.3.2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分析

2.3.3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

2.3.4经风险调整的部门、产品考核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构建有效的治理结构

3.1 治理结构与国有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

3.1.1国内外治理结构理论的发展

3.1.2治理结构的典型模式——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

3.1.3治理结构的有效性特征

3.1.4国外银行的治理结构

3.1.5治理结构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3.2 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问题

3.2.1所有者缺位

3.2.2代理人越位

3.2.3激励不足

3.2.4约束低效

3.3 改造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对策

3.3.1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应完善的内容

3.3.2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改革

3.3.3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

3.3.4国有商业银行上市与治理结构有效性的提高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实行以风险/收益为核心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

4.1金融变革对资产负债管理的影响

4.1.1以风险/收益为核心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之必要性

4.1.2资产负债综合管理针对的主要风险

4.2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4.2.1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必要性

4.2.2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潜在风险的形成原因

4.2.3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整体评估

4.2.4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

4.3国有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4.3.1国有商业银行的利率管理

4.3.2配合资产负债管理实施系统的利率风险管理

4.3.3国有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度量及实证研究

4.3.4国有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策略

4.4国有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管理

4.4.1影响汇率走势的主要因素

4.4.2国有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度量及实证研究

4.4.3国有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管理策略

4.5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风险管理

4.5.1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风险现状

4.5.2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及其影响因素

4.5.3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风险的度量

4.5.4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风险的防范

4.6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4.6.1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4.6.2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实证研究

4.6.3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新方法探索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业务创新的风险管理

5.1银行业务创新的发展

5.1.1西方的金融创新

5.1.2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

5.2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风险

5.3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风险管理

5.3.1业务创新过程的风险管理

5.3.2以风险管理为依托的产品创新

5.3.3新产品的风险定价

5.4衍生金融产品的风险管理

5.4.1衍生金融产品的主要种类

5.4.2衍生金融产品的主要风险

5.4.3衍生金融产品的风险管理对策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以IT为基础的营运风险管理

6.1 IT应用的发展及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挑战

6.1.1国有商业银行IT应用的发展现状

6.1.2国有商业银行IT营运面临的主要风险

6.1.3国有商业银行IT营运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

6.2 IT营运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

6.2.1建立安全控制机制

6.2.2完善对IT系统的授权控制

6.3国有商业银行IT营运风险管理案例

6.3.1业务处理系统内部风险控制机制

6.3.2对IT营运安全的管理

6.3.3完善的事故反应机制

6.3.4建立灾难备份中心

6.3.5对IT营运法律和信誉风险的防范

6.3.6开展IT营运审计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建立有效的风险信息披露机制

7.1银企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与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7.1.1减少信息不对称是维护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

7.1.2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并增加交易成本

7.2信息披露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

7.2.1强化信息披露是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发展方向

7.2.2公开的信息披露能够使银行管理层树立稳健经营的理念

7.2.3充分的信息披露有利于发挥市场约束机制的作用

7.3银行风险信息披露的国际经验借鉴

7.4国有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现状与对策

7.4.1国有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现状

7.4.2完善风险评估体系、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7.4.3加强政府对信息披露的监管职能

本章参考文献

第8章 加快发展银行评级制度

8.1评级对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推动作用

8.1.1公开评级能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危害

8.1.2评级能使银行管理层及时把握风险信息

8.1.3评级能推动国有商业银行完善风险管理手段

8.1.4内部风险评级是国有商业银行应对国际监管的必要准备

8.2国内外银行评级的发展

8.2.1美国的骆驼评级体系

8.2.2国际评级机构的银行评级标准

8.2.3我国银行评级的发展现状

8.3我国应建立并加快发展银行评级制度

8.3.1我国建立银行评级制度的现实条件

8.3.2发展我国银行评级制度的主要策略

8.3.3对我国银行评级指标的思考

8.4国有商业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体系的建立

8.4.1国有商业银行内部风险评级的发展水平

8.4.2国有商业银行加强内部风险评级的客观要求

8.4.3国有商业银行内部风险评级核心体系的建设

8.4.4国有商业银行内部风险评级的实施

本章参考文献

第9章 建立复合型银行业监管模式

9.1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发展趋势

9.1.1从注重传统业务监管向传统与创新业务监管并重转变

9.1.2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合规性与风险性监管并重转变

9.1.3从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统一监管转变

9.1.4从一国监管向跨境监管、注重国内监管向重视国际协调转变

9.2我国现行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9.2.1监管架构不合理、监管部门缺乏权威性

9.2.2监管理念落后、监管人员素质不适应监管要求

9.2.3监管部门之间协调不够、监管效率不高

9.2.4缺乏危机预警机制和紧急处理系统

9.2.5缺乏对监管部门的监管

9.3改革我国的银行业监管体系

9.3.1转变监管理念、实现监管规范化

9.3.2完善银行业监管框架

9.3.3适当放宽混业限制、鼓励银行创新

9.3.4合规性与风险性监管并重

9.3.5加快设立银监会并加强监管部门间的协调与交流

9.3.6加强与国际监管组织和各国监管部门的合作

9.4完善监管信息系统

本章参考文献

第10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本人发表的主要论文和参加的科研课题情况

本人的主要学习及工作经历

附录

致 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已开始从固定利差条件下对规模扩张的竞争,转变为经营管理尤其是风险管理水平的竞争。但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仍然偏高、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同时,金融创新和IT应用需求强烈,面临新的风险因素,而与国外先进银行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要求相比,风险管理思想、手段相对落后,风险管理任务甚重,已迫切需要国有商业银行尽快实行全面风险管理。论文选择国有商业银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这一影响其风险管理水平的关键问题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特点及我国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发展现状,应用系统动力学原理综合分析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重点研究了国有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及治理结构的建设、资产负债综合风险管理、业务创新及IT营运风险管理,同时充分考虑了外部环境对完善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作用,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方案,即:应以适应国际先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和市场发展需要、通过一系列风险管理措施达到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AROC——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最大化并进而实现银行经济增加值(EVA——Economic Value Added)最大化为目标,改进内部管理与完善外部环境相结合,重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构建有效的治理结构,实行以风险/收益为核心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模型,动态监控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指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资本风险、信用风险,加强对业务创新风险和以IT为基础的营运风险的管理,改进风险信息披露机制,同时还应推行银行评级制度、完善央行监管手段等外部制约机制以提供保障,并以某国有商业银行综合业务处理系统、信贷管理信息系统(CMIS——Credi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及路透(Reuters)信息终端等提供的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概率统计学方法和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工具,进行实证研究,构建了以实现经济增加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定量风险管理模型,据此计算出该行的风险价值(VaR——Value at Risk)、资本收益率(ROC——Return on Capital)和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AROC),提出了相关的管理对策与措施,对国有商业银行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使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风险控制下的经济增加值最大化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论文研究的主要思路是:国有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建设与内部管理、外部环境均有密切联系,是系统的经营和管理问题。从内部看,首先,组织体系及治理结构是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础,应从机构设置、内部控制、业务流程、考核体系等方面构建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而治理结构对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构建及有效运作有重大影响,应加快规范化、科学化进程。其次,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涉及面广,要在确定关键风险并进行分层次管理的基础上,以资产负债综合风险管理为核心实施全面的量化管理。第三,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不断加快,IT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必须对业务创新风险和以IT为基础的营运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和有效管理。从外部看,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不是封闭系统,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条件,为此,要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推行银行评级制度,加强外部监管。论文以上述问题为重点进行国有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论文分三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分析了风险、金融风险和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原理,国外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和特色,以及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已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对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进行研究,其中第二章论述了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业务流程和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第三章提出了改造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对策;第四章针对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突出的信用风险和逐步加大的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资本风险,就如何实行以风险/收益为核心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进行了研究和实证分析;第五章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发展和可能带来的风险,论述了包括衍生金融产品在内的业务创新风险管理;第六章分析了以IT为基础的营运风险管理,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与对策。第三部分重点从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推行银行评级制度、加强外部监管等方面对改善国有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进行了研究。由此提出了涵盖治理结构、风险管理内部组织体系及业务处理流程、资产负债综合风险管理、业务创新及以IT为基础的营运风险管理,以及信息披露、银行评级、外部监管等主要内容的国有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对策。论文通过上述研究,提出的主要观点是:(1)风险管理是国有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内容,科学管理和控制风险已成为其稳健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有商业银行只有构建起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现对风险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才能有效控制各类风险隐患,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2)组织体系是国有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应从机构设置、内部控制、业务流程和考核体系等多方面构建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国有商业银行应对前、中、后台部门合理分解风险管理职责并建立起相互衔接与制衡的关系,建立并强化综合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并由其负责对各业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和控制。要从横向层面建立对风险的识别、度量和控制,纵向则要逐级分解下达风险目标并逐级报告风险信息,即根据自身资本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确定能承受的风险限额,将风险/收益目标与实绩分解到各分支机构、业务经营部门及相应的产品。同时,要对部门、产品实行经风险调整的绩效考核,在此基础上实施对各类风险的全面管理,并通过完善经营管理手段,有效地控制和管理整体风险,从而确保全面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3)有效的治理结构是国有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得以实施的基本保障,应以产权、委托代理关系和利益机制为重点,科学设计董事会结构,推进股权结构多元化,建立多样化、高透明的激励机制,规范和发展信贷负责制,确立清晰的风险战略。(4)必须实行以风险/收益为核心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全面涵盖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指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资本风险、信用风险,并加强对关键风险的量化、动态控制,以资本对风险的约束为基础,以业务增长与风险控制相适应、风险成本与风险收入相配比为基本原则,较好地体现商业银行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目标的统一,在提高银行营运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并控制总体风险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加值最大化。(5)银行业务创新在为客户提供更周到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经营和管理风险,应完善对业务创新尤其是衍生金融产品的风险管理并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对创新产品进行风险定价,从而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创新产品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业绩的贡献度。(6)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业务营运对IT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IT营运风险管理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应通过科学设计业务处理系统,建立有效的安全控制机制、完善的系统授权机制和科学的事故反应机制,实行标准化营运和规范化管理,建设灾难备份中心,并进行IT营运审计,以确保IT营运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有效防范营运风险。(7)良好的外部环境能推动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通过完善的信息披露机制和健全的银行评级制度,借助规范的外部监管,营造出公平的竞争环境,加强对风险的预警功能,并通过市场约束机制的作用,能有效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从而保障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论文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创新,对国有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将有效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模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