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古印度药叉女造像的身体美学意义
【6h】

古印度药叉女造像的身体美学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文献综述总结

四、核心概念

五、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古印度药叉女形象溯源

一、古印度药叉女形象的诞生

(一)药叉女形象生成的自然条件

(二)原始思维下的神性创造

二、古印度药叉女崇拜的发展

(一)来自树神的赐予和庇佑

(二)作为守护神的使命

三、古印度药叉女崇拜的现状

(一)消失的现实原因——身份与职能的限制

(二)消失的精神原因——“人生外观”的限制

第二章 古印度药叉女造像的元素考识

一、造像的类型与样式

(一)单体造像

(二)组合造像

二、造像的法器与装束

(一)法器——拂尘(Cāmara)

(二)装束类型

三、造像的符号——“十”

第三章 古印度药叉女造像的风格分析

一、第一阶段:以信仰原初力量为基点的储备阶段

二、第二阶段:以自由灵动为基点的发展阶段

三、第三阶段:以“人间气息”为基点的最终阶段

四、小结

第四章 古印度药叉女造像的身体美学意义

一、药叉女造像的身体来源

(一)源于印度舞蹈

(二)源于人体本身

二、药叉女造像的身体呈现

(一)形式——夸张动感

(二)内容——生命奥义

三、药叉女造像的身体美学

(一)美在自然

(二)美在生殖

(三)美在和谐

结论

参 考 文 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药叉女”作为古印度民间崇拜中具有人形的女性偶像之一,其形象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三千纪哈拉帕文化出现之前,她的身份职能经历了从“精灵”—“树神”—“守护神”的转变过程。本文以药叉女开放性的造像为基点,通过对造像外部表象——类型与样式、法器与装束、造型姿态与特征的分析,继而探寻内部——从身体美学的角度解读其造像由自发性语言所呈现出的象征指意与审美观念。以此为个案表明,造像与身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从女性造像(身体)所映射的古代印度审美观念之显现。 本研究关注的重点在于考察药叉女造像中呈现出的身体语言,并将其凝练成美学意义。正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从文献入手,对药叉女形象的诞生、发展和现状进行了系统性梳理;第二章从图像出发,对药叉女造像的元素组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其中包括类型与样式、法器与装束、符号;第三章从整体形态把握,对药叉女造像于不同时期的风格转向进行了阶段性的划分;第四章回归身体本身,对药叉女造像的身体语言、呈现方式和美学特征进行了由内而外的逐层阐述,以此回看“塑形”过程中古代印度审美观念的映射。 “药叉女”是印度河流域自然崇拜文化的符号载体,其浓缩了原住居民对自然万物有灵观的思考方式与文化心理。通过对药叉女造像的外形形态的研究分析,解读造像本身语言所蕴涵的美学意义和其形成的背后推动力,试图一窥度古代印度人们对女性身体的理解与审美观念的变化,为日后研究药叉女造像及原始崇拜的学者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可深入研究的线索。

著录项

  • 作者

    朱雅玫;

  • 作者单位

    西安音乐学院;

  • 授予单位 西安音乐学院;
  • 学科 音乐与舞蹈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仵埂;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古印度; 造像; 身体;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