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浓度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研究
【6h】

不同浓度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前言

.一、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现状及分析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方法

三、术中所用药物、设备及器械

四、手术方法

五、术后用药及护理

六、评价指标

七、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一、两组病例术前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性分析

二、两组不同浓度垂体后叶素在减少肌瘤剔除术出血的相关指标差异性分析

三、两组不同浓度垂体后叶素毒副作用的检测指标差异性分析

第四章 讨 论

一、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价值

二、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作用

三、展望

第五章 结 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子宫肌瘤治疗新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垂体后叶素作为一种有效的止血药物在妇科手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其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为了减少毒副作用,目前公认应使用稀释液而不是原液,但是具体的稀释倍数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前瞻性的研究,本项目将通过前瞻性研究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使用不同稀释浓度的垂体后叶素子宫肌层注射对止血效果及毒副作用的影响,以寻求垂体后叶素在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应用中的合理稀释浓度。
  方法:
  1.病例纳入标准:1)有手术指征的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肌瘤最大直径>5cm而≤10cm,个数≤3个;2)无腹腔镜手术禁忌及垂体后叶素应用的禁忌;3)愿意参加本项目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2.纳入病例总数:70例;
  3.将70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后随机分成2组:A组为垂体后叶素6U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B组为垂体后叶素6U加入生理盐水60ml中;
  4、注射方法:术中先将稀释的垂体后叶素6u避开血管全部注射入肌瘤周围子宫肌层,待子宫表面呈发白状态后,再电切开子宫壁浆肌层深达肌瘤表面,剔除肌瘤,缝合创面;
  5.垂体后叶素减少肌瘤剔除术相关的出血检测指标:1)术中出血量;2)创面有无活动性渗血;3)手术时间;4)术前与术后第三天血红蛋白差值;
  6.垂体后叶素毒副作用的检测指标:1)两组间垂体后叶素注射前后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两组垂体后叶素注射前后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2)术中使用降压药次数;3)术中、术后并发症检测指标①盆腔感染情况,②子宫创面再次出血情况,③术中、术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
  7.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值<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1、两组病例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性分析
  1)年龄差异性分析,A组(-x=35.57)和B组(-x=37.59)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
  2)肌瘤最大直径差异性分析,A组(-x=59.80)和B组(-x=60.91)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
  3)肌瘤个数差异性分析,A组(-x=1.46)和B组(-x=1.35)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
  4)肌瘤部位(前壁、后壁、侧壁)差异性分析,A组(-x=1.69)和B组(-x=1.88)之间亦没有统计学差异。
  2、两组不同稀释浓度垂体后叶素在减少肌瘤剔除术出血的相关指标差异性分析
  1)出血量差异性分析,B组(-x=76.54)ml显著性高于(t=-2.39,p=-0.020)A组(-x=56.71)ml;
  2)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差值差异性分析,B组(-x=11.37)g/l显著性高于(t=-2.160,p=0.034)A组(-x=8.77)g/l;
  3)手术时间差异性分析,B组(-x=91.03)显著性高于(t=-2.030,p=0.046)A组(-x=80.66)min;
  4)手术创面有无活动性渗血差异性分析,B组(-x=0.74)显著性高于(t=-2.007,p=0.048)A组(-x=0.514);
  3、两组不同浓度垂体后叶素毒副作用的检测指标差异性分析
  1)两组间不同浓度垂体后叶素注射前后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差异性分析
  ①血压差异性分析:收缩压,不考虑时间因素,两组的干预主效应即垂体后叶素稀释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的时间主效应(不同时点)之间收缩压有统计学差异,但注射后10分钟与20分钟之间收缩压无统计学差异;舒张压,不考虑时间因素,两组的干预主效应即垂体后叶素稀释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的时间主效应(不同时点)之间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差异,但注射后10分钟与20分钟之间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
  ②心率差异性分析,不考虑时间因素,两组的干预主效应即垂体后叶素稀释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的时间主效应(不同时点)之间心率无统计学差异;
  ③血氧饱和度差异性分析,术中两组血氧饱和度监测,显示均为100%。
  2)两组不同浓度垂体后叶素注射前后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差异性分析
  ①血压差异性分析:收缩压,注射前5分钟两组收缩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注射垂体后叶素后10分钟、20分钟、30分钟,A组的平均收缩压值均明显高于B组的平均收缩压值,具有统计学差异;舒张压,注射前5分钟两组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注射垂体后叶素后10分钟、20分钟A组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注射后30分钟两组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
  ②降压药物使用次数差异性分析:当血压升高>30%时,予以干预:A组7例,4例因麻醉深度不够,经加深麻醉后好转,3例麻醉深度满意,给予短效降压药物盐酸乌拉地尔,10min内血压恢复;B组亦有4例,2例因麻醉深度不够,经加深麻醉后好转,2例麻醉深度满意,给予短效降压药物盐酸乌拉地尔,10min内血压恢复。两组术中使用降压药物盐酸乌拉地尔次数差异性分析,A组术中使用降压药3次,B组使用2次,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③心率差异性分析:两组注射垂体后叶素前后在各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④血氧饱和度差异性分析:两组注射垂体后叶素前后各时间点,术中监测血氧饱和度均为100%;
  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差异性分析:两组均无一例盆腔感染,无一例手术创面再次出血的情况发生,无一例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4、手术方式和术后病检结果: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70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及术中改子宫全切术者。术后病理结果回报均为子宫平滑肌瘤。
  结论:本研究得出,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6U垂体后叶素稀释至20mL生理盐水中比6U垂体后叶素稀释至60mL生理盐水中止血效果更有效,且安全,为垂体后叶素在妇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应用中的合理稀释浓度提供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