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微观整治”到“整体转型”:巴塞罗那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研究
【6h】

从“微观整治”到“整体转型”:巴塞罗那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第1章 导论

1.1“巴塞罗那模式”:论题切入

1.2“城市公共空间”:释义、文脉、要素与方法

1.2.1空间-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

1.2.2城市公共空间的文脉

1.2.3组成要素与研究方法

1.3巴塞罗那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专题研究:背景-意义、现状-目标

1.3.1背景与意义

1.3.2现状与目标

1.4论文框架

第2章巴塞罗那当代城市公共空间格局与特征

2.1城市公共空间格局

2.1.1历史纪要

2.1.2空间类型

2.1.3现状分布

2.1.4总体规模

2.2新城市空间1976-2004:空间与时间

2.2.l 1976-2004巴塞罗那“再城市化”

2.2.2两条线索

第3章阶段一:奥运前期公共空间“微观整治”(1976-1992)

3.1中心古城区:肌理“疏导”

3.1.1“失落的城市中心”

3.1.2“疏导”思路

3.1.3项目档案

3.2历史工业及居住网格区:功能“置换”

3.2.1“灰色巴塞罗那”

3.2.2“置换”思路

3.2.3项目档案

3.3城市边缘区:身份“塑造”

3.3.1“模糊了的空间身份”

3.3.2“塑造”思路

3.3.3项目档案

3.4奥林匹克项目:空间新规划

3.4.1“四个奥林匹克区”

3.4.2规划思路

3.4.3项目档案

3.5阶段性回顾

3.5.1启发一:“单点切入”

3.5.2启发二:城市事件作为公共空间开发的触媒

3.5.3人物:奥里奥尔·博西加斯——密斯的继承者

3.5.4精神:“极少主义”的场所

第4章阶段二:后奥运时期公共空间“扩大完构”(1992-1999)

4.1都市新兴区:城市开放空间体系的扩大

4.1.1“巴塞罗那都市圈”

4.1.2“扩展”思路

4.1.3项目档案

4.2城市内部:城市公共空间的完构

4.2.1“城市空间再利用”(Recycling Urban Space)

4.2.2“完构”思路

4.2.3项目档案

4.3阶段性回顾

4.3.1启发:公共空间项目的“民众决策”

4.3.2警示:盲目建设后的城市虚空

4.3.3转向:由微观向宏观、由单一向多元

第5章阶段三:新世纪公共空间“整体转型”(1999—2004)

5.1都市的滨海改造与公共空间的“整体转型”

5.1.1“向着全新的滨海空间启程”

5.1.2都市公共空间“整体转型”计划

5.1 3项目档案

5.2“世界文化广场”活动区域的开发

5.2.1“知识型城市”与“世界文化广场”

5.2.2开发思路

5.2.3空间构成

5.3阶段性回顾

5.3.1启发一:事件型空间与生活化场所的结合

5.3.1启发二:公共空间作为城市机遇与城市问题的调和

5.3.3尾声:公共空间作为永续的工程

第6章从“巴塞罗那模式”看当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6.1“巴塞罗那模式”:要素回放

6.1.1人文(精神)层面

6.1.2功能(物质)层面

6.1.3生态环境层面

6.1.4政策经济层面

6.2当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模式十点

6.2.1作为政策现象(political phenomenon)

6.2.2作为大众领域(domain of the commonalty)

6.2.3作为城市的实存

6.2.4协调城市机遇与冲突

6.2.5城市“身份性”(identity)的塑造

6.2.6城市“可读性”(legibility)的塑造

6.2.7从微观上设计

6.2.8作为城市结构外向扩张的载体

6.2.9服务性与革命性的双重职能

6.2.10在宏观上控制

第7章结语

7.1全球化与地方化背景下的两个问题

7.1.1问题一:“特例的巴塞罗那”?!

7.1.2问题二:“巴塞罗那:展示到此为止”?!(Barcelona:the show is over?)

7.2.1公共空间的尺度:可能存在的“上海尺度”

7.2.2公共空间的触媒:问题与机遇的作用

7.2.3公共空间的主题:文化与艺术作为区域身份

7.2.4公共空间的革命:多样的城市景观

附录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后记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正如诺·舒尔茨在《西方建筑的意义》中写道,“如果事物变化太快了,历史就变得难以定型,因此人们为了发展自身、发展他们的社会生活和变化,就需要一种相对稳定的场所体系”,城市发展中,公共空间一直作为公共生活的舞台,并保持着城市文脉;更重要的是,在当代城市新一轮增长中,公共空间是城市“活动”与“事件”发生的平台。 巴塞罗那当代的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设计的典范,根植于再城市化进程的土壤。城市在发展中积淀了四种尺度,历史极核、城市扩展区、模糊外围地带、新兴都市区,赋予公共空间研究的空间形态线索;不同城市事件,“世博会”、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文化广场”,赋予公共空间研究的时间阶段线索。于是,从1976年至2004年巴塞罗那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转变历程,可以分为从“微观整治”,“扩大完构”,到“整体转型”的三个子阶段,并且这一转变仍将继续。 在这三个城市公共空间转变的子阶段,对应了不同的策略和具体设计,对应了品质优良的具体设计。把这些案例放在整体城市发展进程中,很多设计中隐含的因素便打开。 通过这种框架性的研究,一方面希望能够带来对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认识提升,更希望在全球化-地方化的时代背景中思考,在我们周围寻找“巴塞罗那”的影子。毕竟,“公共人的衰落”这一普遍的现象,是所有城市不可回避的现实。我们对于城市的感知,大部分来自于城市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衰落就是对于城市感知的衰落。希望更多美好的城市生活场所,永远丰富我们的城市体验。 关键词:“巴塞罗那模式”,城市公共空间,再城市化,微观整治,宏观转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