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两次设计实践看我国“多馆合一”类城市公共文化建筑
【6h】

从两次设计实践看我国“多馆合一”类城市公共文化建筑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及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研究对象

第二节研究背景

1.2.1研究源起

1.2.2我国城市公共文化建筑的发展风貌

1.2.3概念讨论

第三节研究意义和目标

1.3.1研究意义

1.3.2研究的整体目标

第四节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建筑设计的特征问题评述

第一节“多馆合一”发展现状和城市意义

第二节单馆设计专业化

第三节“单馆”单元的相互关系

第四节“多馆合一”类建筑设计的物征性问题

第三章“多馆合一”的建筑设计——结合实例分析

第一节本章分析框架

第二节山东省东营市文化艺术中心设计

3.2.1城市要素和项目定位

3.2.2馆际关系分析

3.2.3馆体空间位置——平面三边分配

3.2.4馆际公共空间——“空间加法”

3.2.5深化设计策略——核心主体空间多义化

第三节山西省阳泉市文化广场设计

3.3.1城市要素和项目定位

3.3.2馆际关系分析

3.3.3馆体空间位置——“三馆叠加”应对基地限制

3.3.4馆际公共空间——“空间减法”

3.3.5深化设计策略——软硬空间分离

第四节两种“多馆合一”类型的比较分析

第四章国际发展趋势和设计策略

第一节本章目的

第二节国外文化综合体设计发展趋势

第三节设计策略启示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论文对应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发展阶段和建筑实践特定的时空环境,以“多馆合一”类的城市公共文化建筑为研究对象,在第一章中,概览我国公共文化建筑发展,将“多馆合一”建筑与文化综合体等建筑类型对照,初步界定研究对象的社会层面的基本特征和概念。 第二章中,解读“单馆”相关规范准则和设计原型,以及单馆共存时的关系分析,从总体特征、常见空间组织结构、设计阶段划分、设计规范限制几个方面对“多馆合一”建筑特征及其设计活动,从设计技术层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在第三章主体内容中,结合两个国内实际项目的参加经历,从城市要素及项目定位、馆际关系和馆体相对位置、馆际公共空间、深化设计策略四个方面对其设计内容进行比较分析,试图从外部社会条件、内部空间要素两个角度,完整把握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多馆合一”建筑的两种代表性类型。 最后,鉴于研究对象的特性,从国外文化综合体公共空间创造的相关实例获得启示,提出在当前条件下以馆际公共空间等空间要素为核心,在集约共享基础上实现多馆互动的若干项设计策略,同时展望此类公共文化建筑发展的总体目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